【书院】教师节30周年书法集体创作活动


    9月11日,教师节三十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师生在闵行校区孟宪承先生铜像前举行“师道绵长,薪火相传——庆祝教师节30周书法长卷集体创作”。书院师生希望以此表达对孟宪承先生教育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向全校的教师和华东师大的所有的师范生学子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大家道一声节日快乐!

    孟宪承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也是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全国首批部聘教授唯一一位教育学科的教授,更是如今华东师范大学无数学子崇拜的偶像。他的教育生涯从留学西洋到回国投身教育,从圣约翰大学到光华大学再到华东师范大学,他的学术生涯从博古通今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到现代大学理想的提出。回顾孟宪承老先生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他选定的中山北路校址为我校提供了长远的发展空间时的远见卓识,也看到了他的同事林语堂,他的挚友吕思勉,他的学生梁实秋,都是名彻中国的文人学者和他一样承载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他,一生传道授业,一路桃李芬芳。

    书法集体创作•经典名篇诵读
    活动现场除了书院学生代表外,还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书画协会以及校书法专业的同学们,进行庆祝教师节30周年书法长卷现场创作表演,同时孟宪承书院师范生学子还进行了中国教育名篇诵读赏析活动。朗诵分享的篇目为唐代文学大家韩愈的《师说》,近代大文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和现代教育家孟宪承先生的《大学的理想》。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让现场的听众们融入到了作者的行文笔意中,再次回味着先贤们的谆谆教诲。

    韩愈先生在他所处的时代就曾感慨“师道之不存也久矣”,并提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今师范生将是祖国未来教育的扛鼎人,中国教育的未来在我青年更在我师范生学子,所以当同学们不由心生梁启超先生所疾呼“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豪气壮志。作为师大的师范生学子,在成长的路上将以孟宪承先生倡导的大学教育理念“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为准绳,在大学四年的生涯中,建构第一等的智慧,陶熔第一等的品性,以期能够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奉献第一等的事业。


    热议教育教师•共绘行动蓝图
    书法长卷创作活动现场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的重要讲话,就发扬传统文化、传承师道、教育信念等主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和分享活动。

    谈到发扬传统文化,思政专业赵渊铭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最能够体现师范生学子的精气神!今天的活动,无论是《师说》、《少年中国说》,还是《现代大学的理想》,还是现场进行的书画长卷,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对未来的师范路都有着美好的憧憬,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墨香孟院。”

    谈到师道传承,中文专业师范生乔佳玉说:“师道正好就像昨天习总书记说‘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身将肩负着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寄予的厚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今天在孟宪承先生的铜像前,我们更应以“仁之内涵”约束自己,以“爱之行动”把师道传递下去。成为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我已做好准备!”

    谈到教育信念物理专业师范生王博文说:“我认为教师不仅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职业,更是一种出自心底的执着与信念。不能在学生心目中安稳,靠的是教师源于本能、流自心底的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像孟宪承先生一样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活动最后,指导老师梁宏亮说:“同学们的创作和分享,一言一语都回荡着师大学子的教育情怀,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书院学子的教师梦想。师大出大师,孟院能圆梦,希望这个活动能够让我们铭记师恩,传承师道,发扬传统,开拓创新。”
    书法长卷创作与朗诵活动结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与学生代表还一同在孟宪承老先生铜像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