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书院举行新学期第三次师生午餐会


    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秋高气爽,共享空间220迎来了新学期第三次师生午餐会。书院副院长苏振兴老师,学业办主任李桦烨老师,学业指导专员黄虞婷老师与14名14级新生参加出席餐会。谈学习,论压力,找方法,定目标,老师师生借由午餐会这个轻松的氛围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学业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为同学们提供最前沿的学习学业资讯。

共享空间220室师生午餐会现场

    餐会刚开始,苏振兴老师就和入座的同学相约践行““光盘行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老师,我是孟院化学专业的,我们和非师范的化学系交流甚少,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孟院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书院侧重的是以通识教育、开阔眼界、人际交往为主的第二课堂和养成教育;而专业院系则侧你重所学专业的教学和培养,二者相辅相成,大家要充分利用好两方面的机会和资源,主动与专业院系师生交流,通过专业的人生导师、参与专业院系的各类活动,巩固和强化专业基础,全面发展。”苏振兴老师如是说。
    当听及新生们谈到不知如何合理利用时间,苏振兴老师告诉大家不要让自己太“空闲”出来,制定根据自己的课表制定每天的作息计划,并向大家推荐了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提醒大学生要合理正确的利用社交软件。话末李烨桦老师语重心长补充道道:“且学且珍惜。”

求知若渴的同学们

    当了解到数学系的同学学习压力较大时,苏振兴老师给予指点说,:“掌握精髓,举一反三。不要把中学的“应试”心态带到大学中来,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能构架一种学习方法,这样即使忘了专业知识,也能记得基本结构思想。大学中论“无用”和“有用”,其实“无用”很“有用”。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本身。”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精神和学习能力本身的教育,所之谓教育的灵魂,亦是“技”与“道”,“鱼”与“渔”的区别。”

苏老师与同学们沟通交流

    “未来的教师”王红同学提出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教育家,“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李桦烨老师继续道:“首先,师范生的身份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的师范生有“三习”:师范实习、师范见习、师范研习。书院以及学校组织各种活动,比如暴走校园、微格课程、卓越师范生培养计划、留学基金海外交流学习计划等,都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你要从基层做起,从课堂教学中汲取经验,明白学生的需求。一个只会专业知识的老师绝对不会是一个教育家,你必须还具备其他能力,比如科研能力、交流能力等。”同学们深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得。梦想的种子,在这里萌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同学们在这次午餐会中,收获了更多的学习之道,得到了更充足的动力之源。正如汪国真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同学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从这里起航。

 文:团建中心 赵小玲 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