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3日星期四 18:00-19:3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政讲坛”第八讲于第一教学楼122举行,13级思政专业的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团支书李旭茜在主持本次活动
言及课堂,我们时常会问自己,怎么才能上出一堂好课?伴着这番求知探索,不知不觉,本学期的思政讲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三期了,本周的第四次思政讲坛由七八两组主讲。
首先开讲的是第七组的两位同学,她们分别试讲的是财政和税收两章。
财政作为经济的重要章节,涵盖的面非常广,不但有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况还需要实行不同的财政模式,内容丰富,而陈兴艳同学别出心裁地由国家四大工程提出问题“谁能承担这些建设的资金?个人还是企业?”,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层层递进,在将近20多分钟的展示中,大家追随着陈兴艳同学的步伐,迈入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世界,果然是源远流长,枝繁叶茂,陈兴艳同学甚至还为大家详细解释了财政赤字的得名由来,真可谓是细致入微。
而徐胜婷同学紧接着讲的是与财政息息相关的税收。虽说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但如果把对税收的解读纯粹付诸理论宣讲则不免令受教育者感到厌烦,可以看到在徐胜婷同学制作的课件中出现了许多丰富生动的实例、趣味形象的漫画图片,并将原理穿插在实例的解读中,很好地避免了内容乏味、课堂气氛低迷,树立了课堂特色意识。
陈兴艳同学用图片引出财政这一课
徐胜婷同学在讲解财政和税收
随后走上讲台的是第八组的两位同学,她们分别试讲的是GDP和联系两章。
闪艳同学讲解的是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GDP。对GDP这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其蕴含的几层丰富内涵值得详细展开解读,全篇由经济学家塞缪尔森的话引入,阐释概念关键点,进而比较GDP和GNP存在的差异、GDP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用辩证的思想看待GDP。讲解详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闪艳同学在讲GDP
这次的四位同学中三位都选择了经济方面的内容,而最后压轴出场的何菁华与众不同选择了相对阐述难度较高的哲学,由“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向外扩散开去,辐射出现实联系与哲学联系的区别、普遍联系与个别联系、主观臆造联系……运用的方法也非常多样,包括讲故事、是非判断、表格总结,特别是还细心准备了配套的巩固习题,使整堂课内容完整,脉络明晰畅达,不仅能是受教育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能进一步锻炼其思维能力。
何菁华同学在讲解“联系”的内容
彭春军同学在回答问题
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四位同学各有千秋,大显身手,台下同学也积极踊跃,提出意见,参与讨论,让大家在实践与体验中结束了本次的活动,真正的学到了许多东西。
刘婷同学在指导大家写板书的正确姿态
大家在认真的听课
将教育视为信仰,用青春照亮三尺讲台是每个思政学子的希望,在思政讲坛中,大家分享、交流、凝聚、巩固,感受到了教育那模糊又清晰的轮廓。“求实创造,为人师表”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厚度又何止于教书育人这么简单,但愿未来的我们一如今日,充满教育的理性与艺术,一生致力于把最好的教育作为生命中最美的馈赠给予学生。
文:闪艳
图:赵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