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这就出发啦!”
没有繁重的行囊,没有额外的负担!与身同行的,是自由的心和不羁的灵魂!
11月,14中文专业的团支书何欣怡、李飞洋在辅导员梁庆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全体同学的志趣为大家策划了“菜单式”文化之旅。上海博物馆、宋庆龄陵园、上海昆虫博物馆、老外街、中北校区、外滩、西塘狮子林、园林都收在本次文化菜单。伴着清晨淅沥的小雨,走在被大雾笼罩的仿佛仙境一般的街上,抛开了一切烦恼,14中文的学子们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看不尽这里的繁华,看不尽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大家都成了离笼的鸟,在一片自由的文化天地里沉醉……
记游上海博物馆
穿过清晨的迷雾,
一起去探寻历史的踪迹。
站在那一件件藏品面前,
穿越千载寄托对祖先的敬仰与铭记。
那由青铜铸造的时代,
随着时光流水的冲刷,
早已洗尽昔日的浮华与艳丽;
可那锈迹斑斑的铜铸躯体,
这近在咫尺的国之瑰宝,
已经默默在黄土地下沉睡了三千多年;
谁又能想到
这一件件带着皱纹的杯盘酒器,
记录着多少王侯将相的纸醉金迷。
不知是哪个角落,
透出一股幽暗气息,
带着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亲眼目睹那一幕幕尔虞我诈,血泪情仇,
见证着无数王朝兴衰变换,斗转星移。
日月山川依然壮丽,
歌舞升平,红巾翠袖早已不见踪迹。
物是人非,多少富贵已成枯骨,,
你却还安详在这里诉说着过去。
捡拾历史的碎片,穿上记忆的珠玑 ,
岁月的长河如一条珠链,永无尽头,不绝如缕
唱一曲大江东去,
聆听沧桑变幻的黄钟大吕,
独酌一杯素酒,
望着清冷的月光,
凭吊今昔。

14中文人民广场小分队合影
游南京
虎踞紫金侧,龙蟠玄武中。
孔庙仙烟起,秦淮波光红。
梦为烟柳醉,夜因瑶殿空。
不见埋锁处,但闻鸡鸣钟。
文:1班黄泓
夜游外滩
虽然那天下着些许小雨,但外滩热闹与繁华依旧。各种颜色的霓虹灯在黄浦江边闪烁,游客们的吵闹声此起彼伏,一艘艘轮船缓缓驶过江面,一排排旧时的西式建筑显得格外耀眼。夜游外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和包容。夜晚外滩的景色也令人沉醉。
文:2班管鹏
苏州园林
11月22日,我去了向往已久的苏州园林,主要去了狮子林和留园。

狮子林是汉族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72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它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而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
文、图:2班李彩虹
上海昆虫博物馆
上海昆虫博物馆是有很多令人惊艳的展品,特别是在昆虫文化厅,小巧精致的养虫盒、蟋蟀斗格等等让我感受到了久远的蟋蟀文化;用巴西闪蝶翅膀制作而成的蝶翅画令人心动。我虽然是中文系的学生,但是这么多昆虫的标本让我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感叹于这神奇的自然,竟能创造出那么多动人的生物。这不仅仅是文化之旅,也是我感受自然文化,生物文化的旅程。
文:1班何思平
老外街
周五,天气格外的晴朗。
一抬头就看到蓝天白云安宁又惬意,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似乎也被好天气感染,站在阳光里,明艳且美。我们几个女生乘上公交车,向着我们向往了许久的“老外街”出发。
“老外街”在闵行的北部,顾名思义,是老外爱去的地方。这条街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他有满满一条街的各具风情的外国餐馆。伊斯兰风格,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墨西哥…..彼时夕阳散漫,人影散落,一切都散发出一种慵懒又恰到好处的气息,偶见外国佬们或坐于酒肆,或食指大动,或谈笑风生,漫步其中,不禁沉醉,仿佛置身于异域。
上海就是如此,分明是中国的城,却参杂着异域的风情。就像是用心调制的鸡尾酒,各种不同的味道混合成一股独特而醇香的上海气息。
情愿踏着夕阳,漫步于这样一条独具特色的街道,细细品味上海的小资情调,慢慢咀嚼独特的上海味道。 文:2班米司琪
西塘
在永宁桥边的河埠,我们泊舟登岸。站在桥上眺望,造型古朴,连绵不断的千米廊棚,一色黑瓦盖顶,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卷。廊棚,其实就是带顶的街,虽然高低不同,风格却非常一致。它是西塘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结实的木柱透着西塘人的淳朴之心,也承载着水乡人美好的生活。
文:2班陶婕
中北校区
我来到了美丽的中北校园。校园内优雅的环境,静谧的氛围,浓浓的书卷气息,都让我感到惬意。在那里,我们听了两场内容丰富的演讲,第一场是关于古典音乐的,美妙的乐器声让我们心潮澎湃。参观完校园之后,就是第二场演讲,关于旗袍的,上海精致中不失洋气的海派旗袍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是我经历过的最有意义的团日活动了。学到了东西,看到了美景,体验了老校区的独特气质。真是不虚此行。
校际文化
11月22日,在复旦的同学带我参观了他们的校史博物馆,我看到了一所大学的发展历史,也感受到了很 浓厚的复旦文化。每一座大学都有其自己的精神,华师大也是一样。那些共通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文:1班岳悦
或戚余哀
宋庆龄先生陵园,正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建于1984年1月,其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占地约12公顷,由宋庆龄纪念设施、名人墓园和外籍人墓园以及少儿活动区四个部分组成。宋庆龄先生一直是我所敬佩的人,参观她的陵园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在那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我感受到了宋庆龄先生所留下的民主博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激励着我,提醒我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应该拥有的品质和责任。
文:1班黄子轩
活动结束后,每一位同学都去了自己喜欢的地方,留下美好的回忆。
策划:14中文1班何欣怡
编辑整理:14中文2班李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