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12级地理科学开展微格教学训练(四)


    12月5日下午,阳光很温柔,孟院河东楼粉墙黛瓦散发出暖心的温度。12级地理系师范班的同学们,正在这和煦的冬日午后,进行每周例行的微格教学演练,此次已是第四次。

“胡老师”在讲课

    胡秀同学一袭乳白色长款毛衣,长长的卷发垂肩,洋溢出一个新时代年轻教师的姿态和风采。首先她预先在黑板上板书全球洋流的简图和气压带对比洋流的简图,充分展现出一个地理教师的教学图文并茂的优秀素质。

“胡老师”利用板书讲解

    本次课以复习水循环引入,但是在后期卢晓旭老师点评中表示,这段复习内容与新授课内容关联甚少,可以略去,应当选择更加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引入。例如万静宜同学在后来给出意见可以使用近期流行的大黄鸭来引入更能使学生充满兴趣。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胡老师”将自己的教学课件、板书与学生的课本联系更加紧密,不断引导学生自行联系书中的内容,并加以引导。这一点十分值得学习,课堂互动是隐匿在课堂教学一点一滴的细节当中的,包括引导学生联系书中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成一个整体。在教学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胡秀同学采用表格汇总的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相信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以此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卢老师正在进行板书指导
点评中“卖萌”的卢晓旭老师

    卢晓旭老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表示胡秀同学的前期准备十分充分,表现的也很自信自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专业术语、用词等不当之处。此外,本节课耗时过长,希望胡秀同学可以自信斟酌进行删繁。最后对我们提出了希冀,希望我们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不仅仅把教师当作职业,更是当成事业。

卢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认真听课做笔记

    紧接着第二场是曹雨桐同学的“气压带与风带”,她以“诸葛亮借东风”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好的的。但是由于没有点明赤壁之战的具体时间是冬季等细节问题,使得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分散注意力。授课时长为35分钟,课堂内容不够充实而且简繁不当,原因在于准备不够充足和经验不足。赵盛池同学提出中肯意见,表示作为地理教师,认真备课是一项重要的要求。

曹老师在讲课

    此外板书凌乱,字体轻浮无力,缺乏锻炼。地理教师的素养是图文结合的课堂教学,而板书的强化是必备的素质。因此同学们对“曹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良建议,其中获益匪浅,相信她日后的教学一定会倍加努力。

模拟高中生回答问题

同学们与卢晓旭老师合影留念

    结束时下午四点多,傍晚的余晖将影子铺的很长。我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各自心中都有所思,相信我们能够在一次次的微格课堂演练当中走的更远,做的更好。

                                                   文:曹雨桐
图:赵盛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