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仅仅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气,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13级中文师范班便以12月22日冬至日为契机,于晚上6点在我校河西食堂二楼举办了今年最后一次也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团日活动。辅导员焦艳老师和13级中文师范1班和2班的全体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包饺子为主要内容,班委同学还为我们安排了书写对联、幸运抽奖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大家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欢乐的时光。
饺子可谓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美食,吃饺子我们个个都是行家,可如果提到包饺子,可能有的同学心里就会打起退堂鼓来了。所以,这次的包饺子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还真是一次新鲜而富有挑战的体验呢!虽然如此,因为在食堂包饺子的条件得天独厚,包完后还可以直接下锅,很快就可以享受一次完美的自助盛宴,所以大家脸上还是写满了期待。你看,包饺子用的面皮和馅料已经准备好了,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起围着桌子准备开始“下厨”了。大家包饺子的水平虽然高低不一,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有些同学的动作还有些生疏,但是也毫无顾忌,有位同学还自嘲说自己包了一只小兔子,一会儿煮熟了谁都不要跟她抢,那可爱的模样引来了大家的阵阵笑声……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包饺子工作井然有序而又热闹非凡地展开着。

一会儿功夫,一个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饺子已经老老实实地躺在了盘子里了。而大家也全然不顾额头上的汗水和蹭到身上的面粉,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热情。一阵阵欢笑声在餐厅里回荡着,不时引来食堂其他同学羡慕的目光。包饺子对我们班级的“娘子军”来说,自然不在话下,但值得一提的是,珍稀的汉子们也是须眉不让巾帼,异常踊跃地开辟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包饺子道路—— 那包出来的饺子,果然够“威武”、够“粗犷”。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包饺子工作终于胜利完工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既暗自自豪着,也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自己包出来的饺子的味道。
至此,前期活动已暂且告一段落,大家一边期待着美味的饺子,一边和谐地围在一起话着“家常”,感受着即将到来的集体大餐的温馨。十几分钟过后,美味的饺子终于上桌了。大家簇拥着偌大的、冒着热气的、盛满了大家的期待的餐盆,又是欣喜,又是惊讶,一阵阵惊叹声不断传来,好不热闹!这时,只见辅导员老师亲自上阵,为大家一一盛好充满着关爱的饺子,还热情地招呼大家要多吃一些。
同学们你一小碗,我一小碗,你喂我一个,我给你一枚,饺子一入口中便化成了满满的欣慰和满足。更有淘气的同学偷偷夹走好友的饺子,引来一片“声讨”和欢笑声。热腾腾的白气在大家周围汇成浓浓的一片,同学们边吃边聊,也真是其乐融融……在这一刻,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如家般的温暖与和谐。男生们包饺子时当仁不让,吃起饺子来更是要发扬他们应有的风格—— 在大家的超水平发挥下,饺子君们终于被清扫一空。至此,也意味着我们今天的包饺子行动成功告捷。
接下来的写对联活动,就是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既叙时乐又追先贤。你瞧,大家刚刚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已经上桌了。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挥毫泼墨起来,有的同学还有点不好意思,在大家的鼓励下,终于愿意为大家露一手了。同学们一个个虽谈不上是书法巨匠,但个个却是智囊才俊,在智囊才俊和书法巨匠天衣无缝的配合中,一幅幅飘逸洒脱的对联和书法作品便诞生了。尤其是杨夏凡、战嘉欣、夏沁怡、苏晓佳等同学的作品,或流畅飘逸或娟秀清丽,引来了大家的不断赞叹。


大家在羡慕的同时,也深知自己在书法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写好毛笔字,不仅是提高自身书法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书法文化的一种传承。
接下来的幸运抽奖环节,很多同学都抽到了惊喜的奖品。除了贴心的生活委员为大家准备的生活用品奖外,同学们还提出要收藏班级书法大师的作品。各方协商同意后,大家都领到了自己心仪的作品,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满足。
最后,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中,我们以留影合念的方式,结束了这段难忘而短暂的幸福时光。大家热热闹闹地站好,手举着自己的奖品或是大师的书法大作,就这样,一个个的笑容定格在了这有爱的2014年冬至之夜。
本次团日活动的成功举办,给即将结束的2014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是一次接地气的团日活动,在冬至日自助包饺子、吃饺子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和同学间浓浓的爱意;这是一次接人气的团日活动,让我们感受了中华源远流长的节日文化氛围;这是一次充满爱和希望的团日活动,缓解了我们面临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的压力,也让我们以更多的勇力和毅力投入到期末考试的拼搏中去。
冬至饺香分外浓,中文师范班是一个有爱的集体,我们正年轻,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