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下”于灯火阑珊处
顾城说:“我以为各种性格的人,在艺术世界里,只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只要真诚地走,就可以达到某种高度。内向的人,可能发展温情主义艺术;外向的人,可能发展英雄主义艺术。”在我的认知里教书就是艺术,但我却不曾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也不曾有“莫使英雄泪满襟”地铮铮誓言,有的只是想在灯火阑珊处化作一方净土,滋养那些还未涉世的孩子们,让他们有机会领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的另一片天下,领略西西弗斯推动巨石至山顶并不断重复的意义。
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的视觉变得漂乎不定,内心也跟着变得浮躁不安,道德的底线一次又一次被给一万只脚,趋利若鹜者,盲目从众者不胜枚举,却很少有人逆着人流走。而人们越是看不清诗和远方,越在角逐中化作嗜血的豺狼,饥饿异常。可怕的是涉世未深地孩子们若看惯人性的扭曲。而关键的是若我们无视这种扭曲,相当于我们把可怕当做平庸,那么平庸就成为了最可怕的事实。
诚然,作为一名教师,责任有多么重大,但同时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倾听自己灵魂的音符,与青春活泼的年轻少男少女在一起,不知自己会年轻多少岁。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名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这塑料味儿的世界注入一些新鲜血液,让新一代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给他们提供更多各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培养“听话”的“乖”孩子,老师的卧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但应具备过硬对的专业知识,还得有师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除此之外,还得培养交流的能力,无论是知识上的还是学生心理健康上的,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另外还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为中国的应试教育谋出路,讲授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己吸收消化,不要仅仅是灌输,重在启发引导,而且还得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做好引导,训练工作,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在华师大的荷花丛间,文脉廊下,樱桃河畔寻觅我的那块净地,愿在灯火阑珊处,化作最明亮的路灯指引新生命,愿能逆着人流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愿在白驹过隙中“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