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我和书院的故事”征文(十四)


与共享空间一起成长
    在2014年的六月份,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享空间的值班人员。而我与共享空间,与书院的故事,在这里进一步展开。
    共享空间在2014年的6月刚刚建成,位于河东餐厅的旁边,是面向全校师生的旨在提供活泼、自由、宽松环境的活动场所。刚刚建成的共享空间,一切都是新的,这不仅意味着工作中充满着新鲜感,可能会做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而且也意味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新的,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之前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孟宪承书院承担了共享空间的服务和管理的角色,作为孟院的一份子,我有幸参与到共享空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共享空间的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同学关于共享空间活动室使用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答疑,保持共享空间活动室使用规范。

   

    由于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没有相关的经验,我刚开始工作时还真有点手忙脚乱呢。不过,通过值班小伙伴们互相帮助,苏振兴老师和经理、助理们及时关心我们的值班状况等等方式,我很快就适应了值班的工作。而我记忆最深刻的,就要算我们的部门例会啦。

    每个单周周日晚上八点半,共享空间的勤助人员会齐聚在共享空间的302室,召开我们的“部门例会”。首先,经理念智伟会主持召开例会,要求大家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大家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想出解决办法。
    记得有一次,念智伟的话音刚落,一位皱着眉头的女同学立刻问道。“按规定活动室需要提前三个工作日申请,但是有位同学来咨询,介绍他们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一时借不到活动室,希望咱们可以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批准给他们场地,这样可以吗?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怎样回答呢?” 这时,一位男同学义正词严地说“不行吧,还是要按规定来吧。如果大家都很急,我们都批准他们的房间申请,咱们的房间申请使用情况肯定会乱套的。而且让别的按规定申请房间的同学知道了,对于随便的房间申请咱们这边都会批准,对咱们影响也不是很好。”一位瘦弱的女同学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反驳道:“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房间的借用肯定是要根据规定来的。可是,现实中,肯定会出现一些紧急状况。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特殊对待呢?将这位同学需要的活动室批给他,以解他的燃眉之急。”大家觉得两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讨论陷入了僵局。
    这时,苏振兴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来参加我们的例会。了解了情况后,对在场的同学们说道:“首先,非常感谢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参与到共享空间的管理与维护之中。大家能提出问题,说明大家在工作中是很用心的。其次,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几点想要补充的。第一,毕竟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同学们在值班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灵活处置。如果有同学阐明自己情况很急,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会先将活动室借给他,以便他的活动顺利进行。虽然我们将房间借给他,可是还要提醒他活动之后,补交房间使用申请表。第二,需要注意的是,要确认一下,这位同学要申请的那个活动室与已有的申请是否冲突。如果冲突的话,询问他是否可以改为别的空余活动室。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在工作中碰到任何你们无法回答的问题,都可以请咨询的同学前往共享空间的301室进行咨询。你们不是独自“战斗”,还有强大的后援军——书院的老师嘛。”听了苏老师的话,大家会心一笑,也对这样的问题有了新一步的认识。随后立刻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
    像这样讨论激烈的讨论不是一次两次,在每一次讨论结束后,我们都会对勤助人员的工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需要做的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伙伴们之间的感情也进一步加深。似乎,每一次的例会,都会使我们成长一截,我们与共享空间一起成长。学会了相互关心,学会了相互帮助,“我”也变成了“我们”,我不再以“我”的角度来叙述,更乐意用“我们”,因为这是我们的共享空间勤助团队,因为这是我们的共享空间,因为这是我和孟院共同的故事。
    那群人,那个地方,那一片共同的回忆……
                                    13级思政孙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