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我和书院的故事”征文(三十三)


我和书院的故事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一新生。

    还没完全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恍恍惚惚就走进了华师大,这间我并没多少期待的大学……也许正是因为没什么期待,我只想着天天泡图书馆,安逸的过着伪学霸的日子,不挂科就好,上限能多好就顺其自然。谈恋爱,与我无关;办活动,与我无关;进社团,与我无关……
    我以为我可以安静地个“美男子”。
    然后阴错阳差地,我参加了孟院十大中心的面试。糊里糊涂地,我进了团建的文艺部。傻里傻气地,我见到了部长副部长……破冰会上初见面,我一下子被莫名地感动了——你可以明显感到他们是真心想接近你,了解你,帮助你——他们可以放下部长架子,跟你一块儿疯,又始终不会忘记部长的职责,努力为你创造机会让你学习让你提高自己——只招了5个人的部门,让你顿时就能感觉到自己肩上那重要的20%的权利与义务……
    我明白这就是书院的特色之一,而我也很庆幸的发现,我因为这20%而兴奋,因为这有爱的气氛而觉醒,我有了干劲!一个即将颓废的人有了干劲,这是多么值得庆幸。我至今清晰的记得,我直视着部长的眼睛说过:“以后有什么活儿需要人,尽管叫我,我不怕累!”
    书院给我归属感,极大部分原因就是让我感觉到了书院中心的温暖。
    我的确充满了干劲。第一次为团建中心献力而举办的“新锐力量交流会”、 被艺术熏陶的“中北咖啡文化节”、 精彩绝伦的“孟想show”、 代表孟院的“运动会入场式表演”、 在孟院参加校运会的选拔赛中当“小红帽”、 用很少很少的经费就办出来的“十佳歌手赛”、 还有群英荟萃的“4.0特训营”……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短短一个学期我就经历了这么多,见证了这么多书院的精彩……
    我一步一步走出了阴影,在这过程中,我也一点一点爱上书院。我也会熬夜想稿,也会连在车上都吝惜时间来向策划案,也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跑打印店,也会强迫症般去追求排版的精度,也会耐心细致去发通知……我不为了去争取什么名誉才去干活,我想为书院为部门做点什么,就只是想认真做点什么而已,然后我就真的去做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有时候真觉得,带着简单的目标去践行后所收获的不一定依旧简单。尤其是在书院。
我学会了与更多人交流,学到了许多技术性能力,发现了平时自己总忽略却又无比重要的细节,懂得了更有效统筹规划时间,也发掘了许多自己从没注意过的优点……我交到很多朋友,而我也渐渐成了朋友口中值得信任的“万能的”人,辅导员也觉得我积极向上……整个人感觉都好了。
    其实还是感谢书院,因为书院是有灵性的,而你为它做的,它绝不会辜负,相反,它也在默默回报滋养着你。
书院的历史还不是很长,所以我面对它时没有像面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那样不敢不合规矩,相反,我觉得它像个小孩,又或者说,像跟我一样正在路上的同龄人,所以我很愿意像对待战友般待它。我总感觉,我因书院的荣光而荣光,书院也会因我的进步而进步。
    那么,我现在就是个不平凡的书院人了。

林钰铮

 

 团建文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