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14级美术教育专业举办团日活动


    “i”是什么?是代表了英文中的“我”,抑或是蕴含了中文意义上的“爱”。为什么顾长卫的展要以此命名,隐藏了多年的顾长卫到底要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怀着这样的心情,14级美教班举办了这次团日活动,相约于上海现当代艺术馆,一起体味顾长卫带给我们的“i”的解读。

    画笔不一定要是炭和油彩,它也可以是一个可以无限变焦的镜头;画面不一定要是风景和肖像,它也可以是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如果没有顾长卫的微摄影作品,我们可能难以知晓原来微观世界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可以带给我们如此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摄影作品全部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百元大钞,这令同学们都非常好奇:各自钱包里都有一两张这样的家伙,为什么从来没想到它可以变成一件艺术品,那么如何做成艺术品,又有其怎样的独特内涵呢?这些摄影作品都很生动,而且风格不一,仿佛有着各自的主题,但作者并没有给其中任何一个命名,因观者心而异之。作品无声、亦为平,但渐渐的我们从一开始的好奇、迷茫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它们的世界……此时此刻,当我们站在它的面前,一种兴奋油然而生,画面不再是平的,甚至听到了它的声响。心中波澜起伏,沉浸在它的世界……我们相信了,相信了,相信了艺术品能够带给我们的震撼,相信了微观世界力量的伟大!

    “i”是什么?看完了展览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解读,结果不一定相同,但没有哪一件现当代艺术品会圈定观者的想象、思维。

    “i”是我,“我”是一个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 “i”是爱,“爱”是每一个微小个体都能表达的情感,小小的我,小小的爱,在这个自由的时代,散发它独有的魅力。

文:王依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