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是出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里的四月,四月是源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里的四月。可见,自古以来四月便是代表着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月份。在这个美好又充满生机的时节,我们班以“暴走魔都”为主题经行了一场春游行动。
这次的暴走路线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代表着旧上海民居特色的石窟门、近代上海工业遗留下的1933老场坊以及不得不提的南京东路。在大半天内,我们班级把这三个地方玩了个透、拍了个遍,也了解到许多关于老上海的文化。
第一个地点是位于新天地的石窟门。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来石窟门,大家好奇的大量四周古朴又精致的老旧建筑,研究起了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我们在条条弄堂中穿梭、拍照,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历史的印记。到了午饭时间,乔慧杰同学事先预定好的餐厅给了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餐厅位于狭窄的小巷之中,门面虽小但是内里却保留了许多近代风格的装饰。最原始的CD唱片、最简单操作的缝纫机,于此同时又镶嵌着现代风格的小饰品。我们在这家由民居改造的餐厅享用了一顿丰富美味的午餐,待吃饱喝足后又漫步在青石地板中来回细品一砖一瓦。没有严肃刻板的“文化教育”,我们就这么悠闲的体味着老旧上海的痕迹。

结束了石窟门的参观后,我们又转战传说中的1933老场坊。到了1933老场坊的大门前,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艺术中心,可是进去参观之后我们才真正的感受到了它的魅力。1933老场坊由上海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而且深受大家欢迎的大型户外竞技类节目《奔跑吧兄弟》也曾在此录制。场坊内部建筑结构的巧妙令人惊叹不已,与其说这是一座场坊,倒不如说是一处艺术家即兴发挥的作品罢了。场内有复杂的旋转楼梯,有环形围绕的中心圆,期间倒是有些现代进驻的品牌。我们沿着旋转楼梯向上走去,并仔细留意周围注解景点的告示牌。等到我们把大部分的告示牌的过了一遍之后,我们也对这个场坊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

最后一站,我们趁着日落之时暴走到了南京东路,见证了南京东路有白天到夜晚之间灯光璀璨亮起的过程。望着黄浦江上繁华的夜景,我们一行不仅感慨着上海新旧之间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这次的“暴走魔都”之行,虽然事后累得走不动路,但是却是一次充满意义和趣味的团日活动。我们在这次团日活动中,感受到了老上海的生活痕迹,看到了老上海的工业文化。当我们真实的站在这一切之中时,我们发自内心的和它们产生着共鸣,就让我们在这充满生气的四月,不妨外出走走,花上些时间去看看老上海的景,想象一下老上海的人,感受老上海的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