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四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四月是万物生长的月份。在这个美好又充满生机的时节,我们专业开展了学期第二次思政讲坛活动。
2015年4月22日上午八时许,随着团支书李旭茜的精彩开场白,思政讲坛在一教343教室正式开始了。今天参与讲课的是第三、四组同学,内容分别为政治的文化、经济内容。五、六组同学作为旁听与点评,列席于旁。
文化生活在高中政治中一向以难以把握著称,但是第四组的陈珍妮和尹越同学的课程展示既显示了清晰的思维,又非常地接地气。陈珍妮同学负责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刚刚上场,她便询问大家是否看过今年春晚。因为春晚已经变成了议论的热点,所以珍妮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回应。但争议再多的春晚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在嬉笑中,陈珍妮顺利带领大家进入课程内容。在课程里,陈珍妮善于利用时下热点,用“投降的叙利亚女孩”、“平凡的世界”和范冰冰的奋斗历程为类比,解释了团结和平、勇敢勤劳的中华民族精神。她的讲课语言诙谐,受到了同学们的五星好评。而负责“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尹越开始便在PPT上为大家展示了雄伟瑰丽的世界古代文明,看着这些文明遗迹,同学们啧啧称奇。但她突然话锋一转,反问这些文明现今如何?同学们还未回答,便又展示了古中华文明的精神、物质文化,不禁生出油然自豪之感。虽然在点评时,同学们认为尹越同学的教学重点需要明确,但对她以历史作为切入点的做法还是表示了认同。

送别第四组美妙的文化之旅,第三组关于经济的讲课让台下同学深切认识到兴趣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作为“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主讲人的袁楠然同学一开始就抛出了“你认为什么是小康”的问题,引起同学陷入深深地回忆。有幽默同学对答,天天能吃上土豆牛肉的日子就是小康生活。袁楠然微笑不答,点开一张雾霾图片,反问天天坐在雾霾里吃土豆牛肉是小康生活吗?大家笑了,这时候,大家是不在玩手机的。随之,袁楠然进入了科学发展观讲述时间。虽然据点评同学称,其思路清晰,逻辑清楚,但抽象的科学发展观的陈述,一条一条的罗列还是令人昏昏欲睡,这时候,大家没有不低头玩手机的。所幸随后张娉同学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导入将大家又带回课堂,她的欧洲“空中客车”的生产过程真是精彩异常,英国的生产技艺,西班牙的机尾 法国的驾驶,德国的座椅让大家一下就明白现代的国际分工概念。这时候,有一半人抬起了头。

在张娉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中,思政讲台还是完满结束了。在这次思政讲坛中,同学们的讲课水平较之去年有了长足的进步,怯场再不是阻碍同学们的难题,课程导入也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再精彩、再完美的讲课,再珍贵、再严密的真理,如果学生置之不理那也是成为空谈。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还是目前横亘在同学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