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29日,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未来教师成长计划”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教学研究讨论。

同学们认真听卢老师讲解
第一部分是王春波小组的教育研习项目向卢老师咨询意见与改进之处。她们的项目为:浅析中美高中地理教材的差异——以教材对岩石与矿物专题内容的逻辑编排为例。王春波同学汇报了她们小组项目的研究进程与思路,卢老师听了之后提出了很多的改进意见。一方面,研究中美教材仅仅以中国教材的人教版和美国教材的科学发现者为例,这并不能够代表两国的教材作为比较;另一方面,研究的结果不够明确,通过比较两国教材想要得出的有用的结论究竟是什么。这些指导意见为王春波小组的项目研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卢老师给研习项目提建议
第二部分是卢老师和陈雪莹小组一起讨论地理课堂教学资源选择及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这是《地理教材分析》课上遗留下来作业,陈雪莹小组制定好并在上节课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将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地修改。

卢老师知指导修改评价指标
陈雪莹小组的同学为了录课请教了卢老师一些地理学科知识,卢老师也很认真并热心地在黑板上为她们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

卢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气压带和风带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都表示收获颇丰,同学们在未来教师的成长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再一次感谢卢老师的悉心指导!
文:朱咏琦
图:朱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