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8时整,14级地理科学专业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全体同学在校医院门口集结,踏上了前往苏州、南京地质学野外实习的旅程。本次实习为期6天,期间将在宁镇山脉进行考察,旨在通过野外实习掌握地质学野外的工作方法,考察宁镇山脉的地质情况,并以所观察到的现象推演宁镇山脉地区造陆运动、造山运动的过程和当地地质变化的历史。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苏州。我们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风光秀丽,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足。其中,“震泽”太湖与湖边山体等组合而成的湖光山色更有着独特而持久的魅力。首先我们便来到了太湖之滨。这里的地质情况是由较大面积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出露,此外山体中有志留系、泥盆系砂岩。
吕老师讲解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
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太湖西山大桥以北的穹窿山脚下。这里有一套层面界线十分清晰的上泥盆统五通组地层。在这里,我们要熟悉地质罗盘的使用和测量地层产状,包括测量地层的倾向、走向和倾角。在郑祥民教授和吕红华副教授耐心细致的讲解之后,我们便分组寻找良好的地层层面进行测量,尽管我们在地质学的课堂上已经学习过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但是到了实地进行测量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小组成员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渐渐掌握并熟悉了罗盘的使用方法,测量了该地层的产状。 同学尝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 下午我们一同来到了天平山脚下。天平山山体是由整块深成侵入酸性花岗岩岩体构成的。因为是在地下深处侵入发育而成的岩石,因此矿物结晶良好、充分,形成全晶质的结构,也偶见捕虏体。天平山表面有着层层道道的沟痕,那不是岩层的层面,而是花岗岩体的刀砍状解理面。花岗岩沿着解理面被破碎、分化,因此我们也能见到非常典型的球状风化。在天平山,我们主要考察花岗岩的岩性特征,把握花岗岩发育条件与岩性间的关系,了解球状风化的形成机理。 老师点拨如何对岩石岩性进行分析 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从上海到苏州,持续地下着暴雨。但是我们的热情没有被雨水浇灭,我们就好像入魔一般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景观之中。实习才刚刚开始…… 文:潘捷
老师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老师讲解天平山石英脉形成的原因
图:益建芳 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