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一点,在生命科学任课老师禹娜教授的带领下,1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同学们来到实验B楼2楼参观生物博物馆。
同学们在实验B楼一楼大厅听讲解
生物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 2004年迁到闵行校区复展。收藏有各类生物标本约20万件,除鸟类、昆虫类、哺乳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等动物标本外,还包括种子、蕨类、苔藓、藻类等多种植物标本。其中的鸭嘴兽标本,为全国仅有的三件之一,而大熊猫、金丝猴、中华鲟、扬子鳄、朱鹮、太阳鸟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标本也有100余件。标本藏品中还有数十种“模式标本”(即人类第一次定名的标本)。
同学们观赏动物标本
同学们被各类有趣的标本吸引
同学们被生物博物馆中丰富有趣的各类标本深深吸引,见到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类动植物。禹娜教授为我们一一介绍馆内珍藏的各类标本,还向我们讲述了各种标本是如何制成的,使我们对课内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学们们认真倾听禹娜教授的讲解
同学们观赏植物标本
本学期的生命科学课程在参观生物博物馆中画下了句号,地理与生物作为自然科学学科在一些地方有相通之处,禹娜教授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将所学的有关生命有关生物技术的知识运用到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禹娜教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文/图:姜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