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共同合作举办的暑期互访交流项目“城市与文化发展——聚焦上海和香港”在上海拉开序幕。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薇老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国伟教授和学生辅导处计划助理林佩珊老师和项目成员们一同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全体项目成员合影留念
SUPER CAMP•动力出发
上午8:30,开营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共享空间正式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薇教授发表讲话,对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师生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更期待联合书院的成员能够在领略师大文化魅力的同时,能够了解双方书院间的渊源,为今后合作打下坚实的友谊基础。随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国伟教授也为两校成员致辞,对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更表示,双方书院今后必定将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合作,推动双方文化交流。
在开营仪式中项目双方互赠纪念礼物
在孟宪承书院项目成员代表郑玥及联合书院项目成员代表吴南鸿分别发言后,孟宪承书院的沙炜娟老师对项目的在沪日程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书院双方互赠了活动纪念品。在项目授旗仪式的进行时,暑期互访交流项目(上海站)宣布正式开始,项目全体成员在合影的镜头下开始了共同合作、探索、体验、成长的新路程。
项目启动授旗仪式
SUPER TEAM•交流融合
为促进双方项目成员彼此认识、熟悉,以便开展未来两周的项目活动,孟宪承书院项目组在学生共享空间202为大家量身打造了团队融合团体活动。团体活动由项目领队、孟宪承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梁宏亮老师带领。
在简单精致的破冰环节后,大家都记住了同伴们的名字。之后,大家在一张张图纸上用绘画和书写表达自己对沪港交流的看法,更在共同描绘蓝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项目意义的理解,也对这次项目有了更大的期待。孟宪承书院的10位同学和联合书院的8名成员克服语言压力,很快打成了一片。
在团队中交流,在交流中融合
SUPER CULTURE•主题沙龙
下午2:00,主题沙龙“上海城市发展与海派文化”在共享空间220活动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郑寅达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了“上海和上海人—它们地域和文化”为主题的演讲。郑教授从上海的城市建设历史发展讲到海派文化的形成,更细致地介绍了上海和上海人的多个特点,不同城市间的异同点引起了在座每一位的共鸣。
郑寅达教授为同学为做讲座
在郑教授的讲说结束后,同学们针对“上海人的处事风格与城市背景”、“上海方言与文化包容”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提问和讨论,郑教授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一一阐释,成员们带着思考聆听,为项目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SUPER COMMUNICATION•项目研讨
晚上6:30,项目成员们在稍事休息后便开始了正式项目课题研讨交流会。针对“高校园区改造”、“城乡社区变迁”、“特色街区保育”、“人文艺术探究”、“江南古镇保育”五个主题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了研究内容及考察方案。
项目成员团体研讨商定考察方案
项目成员在ECNU校园留影
合作,探索,体验,成长。在接下来的两周中,同学们将共同关注沪港城市与文化发展,分组合作,分别在沪港两地各完成一周的学习与文化调研任务,感受两地学子相异的成长环境与文化理念,探讨与比较两地城市与文化发展现状。双方项目组全体成员将在探索中懂得互相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城市与文化发展,在体验中使自己获得成长。
文:金笛 何欣怡
图:白查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