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半个月的漫长等待,12月4日晚,我们终于在共享空间迎来了孟宪承书院生物科学系张伟老师的导师见面会。今天的天气异常寒冷,可当我来到共享空间时,张伟老师已经和一位12级的学姐在聊天了。想必张伟老师一定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学姐参军两年,用张伟老师的话说就是“女中豪杰”。从学姐挺拔的坐姿看得出来,这两年在军中一定得到了不少锻炼。
今天的开场,张伟老师用一本书引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书中认为教师怎样影响一个人,那这个人就会向他引导的方向发展。张伟老师读到这段话感触颇深。的确,教师是一个高度需要个人修养的职业。张伟老师反复向我们强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的“三观”要正。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就在于:这是一个通过言传身教影响人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你不热爱,你只能达到“授业解惑”,却永远做不到“传道”。
张伟老师以《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场
其次,对待学生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张伟老师说起王幼芳老师,满满的都是感激敬佩之情。张伟老师每次去向王老师请教文章时,王老师先是说一下优点,紧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纠正。可是平时很愿意与他讨论生物和教学问题。张老师说他都知道王老师是为他好,当学生真的理解你时,你对他的严厉也是关爱。张伟老师大一上课时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哪里做的不好直接张口就批,是为了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可到了大三,他来上实验课、来做人生导师时,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向他请教,他都一一耐心解答。张伟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我们都懂。
“从事生物研究的人更需要修养”,因为生物学是关乎人类发展的学科。同样,从事生物教育的人也必然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拿做实验的动物来说,每一个动物都是一条生命。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它们同我们一样高贵。做实验前一定要麻醉、处理得当,减少它们的痛苦;实验过后统一冷冻封存,然后火葬处理······这些都是对于生命最基本的尊重。生物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教育。对于任何一位生物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地敬畏生命、感恩生命,永远都是最必不可少的课题。
张伟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生物教育经验
最后,张伟老师将话题点到了“生物”上来。最近很多学校来我校招聘,孟宪承书院教师技能大赛初赛也刚刚落下帷幕,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于“重教师,轻专业”。即将大四的我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即将到来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将重点放在培养生物教学技能上,可能忽略了生物专业知识的提升。张伟老师认为教师的教育技能固然重要,但目的终究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点弄懂。试问,一个生物老师,如果他自己都搞不懂生物知识,那有如何清楚明白地讲给学生呢?科技日益进步,只有当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自我实践,才能给学生们描绘出超出课本之外的更加广阔、多彩、现代化的世界。
一直到共享空间值班的同学来提醒,我们才发现,不知不觉四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每次和张老师谈话,都让我们对生物和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看法。晚上10点,张伟老师伴着寒风和月光与我们道别,但他的谆谆教诲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柔软了我们年轻的心,也让这个冬天变得明媚、温暖。
图\文: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