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大一的我们将要迎来第一次“大规模”选课。如何选到心仪的课程?意愿值怎么分配?哪门课是适合我们修读的?带着诸多疑问,12月13日晚上6:00,我们在第二教学楼113教室召开了这场实用又有趣的选课指导。
此次活动由学习委员结合大家的需要组织策划,并邀请到了有丰富选课经验的黄展倩学姐和杜金金学长为大家传授指导。六点一刻,选课指导大会准时开始。
黄展倩学姐首先上台为我们讲解学校各种类别的课程安排。学姐结合PPT,详细列出大学四年我们应当修读的学科类别及对应科目,对于什么阶段该修什么科目给出建议,告诉我们选课的基本依据是学校为我们“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还亲自演示了如何在公共数据库上进行查找。
讲解完基本的课程安排后,黄展倩学姐向大家展示了她收藏的“神课表”和“好课表”,上面详细地列出了哪些课很受学生欢迎,哪些课教会我们更多知识,那些奇怪的科目名称引起下面的同学们的阵阵惊呼。同时学姐也叮嘱同学们,这些课程的评价都是不固定的,没有绝对性,因此仅仅作为大家选课的参考。
而随后的杜金金学长则把介绍的内容侧重在选课的技巧和四年内课程的编排上。众所周知,杜金金学长是很出名的大学霸,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目前为止各个学期的课表安排,建议我们把一天的课程科学地、相对集中地分配。学长还告诉大家一些“冷门”的小知识,比如我们师范生也可以选择非师范生同学的课程作为我们的专业选修课来修读。在这里学长和学姐都提醒大家,注意所选课程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属于理科范畴,考试形式是怎样的,老师的评分标准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课堂氛围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选课前认真考虑,多多打听。
杜金金学长正在“传授”选课技巧
最后,学长和学姐结合同学们的推荐课表,总结出选课的小技巧——第一轮选课,合理安排意愿值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老师;第二轮选课,合理安排意愿值去选择剩余可用选择的感兴趣的课程;第三轮选课,则侧重于专业课程安排。
眼下,12月15日开始,我们大一学生将迎来第一轮选课。经过这次选课指导,相信大家都已经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心仪已久的课程摩拳擦掌了。然而,为了避免“选课一时爽,期末火葬场”等悲剧的发生,还是希望大家提前做好计划,仔细梳理学长学姐的指导,合理安排意愿值,认真对待接下来的选课活动。祝大家都能选到喜欢的课程,有一个开心并充实的下学期!
文:殷艺达
图: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