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文化之旅4.0圆满结束


    12月20日,由文化建设中心主办的文化之旅4.0集结出发。本次文化之旅来到了召稼楼古镇,书院学子踏着先人足迹,尽情阅读那农耕时代的文化历史,品味海派文化之包融、欣赏众多楹联妙语,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感悟人生的哲理。

    初见·心动
    作为上海历史上三大文化亮点的召稼楼古镇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现保留的多为清代建筑。沪上像召稼楼古镇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历史遗产已很少见。
    虽烟雨朦胧,却更展现古镇独特的诗意之貌。荷花墙、骑马墙、青砖黛瓦等充满明清文化韵味的建筑在烟雨中朦朦胧胧;波光粼粼的姚家滨,在雨水下泛着涟漪;新栽的绿杨与参差错落的街舍相偎河岸,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宁静与从容江南水乡。

    沉静·积淀
    这番经典的水乡古镇之风貌,对于来自南方的人来说,自然是熟悉又亲切,而对于北方同学来说,则多了份好奇与欣喜。来到古镇之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合影留念。接着我们漫步于细雨之中,走过古镇中的老街。老街集中于市河姚家浜两侧,隔河相望,素墙灰瓦,深弄曲巷。一边行走于这素墙青瓦之间,一边体会它们留给我们的古老记忆。

    之后,同学们共同参观游览了古镇内的礼园。礼园内的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城隍文化展示馆、浦江大禹叶宗行纪念馆、秦怡艺术馆等展馆都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这座古镇沉淀的文化记忆。

    寻觅·哲思
    接着,同学们接受了由主办方设置的以小型定向越野为形式的任务。同学们首先寻找了广智学堂故址,寻找教育家们的浮雕。作为师范生的我们,站在这些浮雕前,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第二站同学们找到了报恩桥,在桥旁的石碑旁,了解了一个报恩的故事,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本次“文化之旅”,参与其中的未来教师们在青砖黛瓦、小桥流水间体会到沪上历史底蕴、教育文化的魅力。在如此的熏陶之下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在储备专业知识、教师技能的同时,应当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懂得以文化,去育人,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