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在孟宪承书院共享空间302,14、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人生导师活动。由中文系副教授吕志峰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人生导师,这也是吕志峰老师首次担任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这一工作。14、15级的同学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近距离感受吕志峰老师的魅力。
吕志峰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在今天的人生导师活动上,吕老师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与同学们进行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及交流。询问了同学们一些基本的情况,如对学校的适应情况,新学期的状态等。吕老师也是我校中文系管理层的一员,也想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他问同学们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是在于孟宪承书院还是中文系,有不少同学就该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吕志峰老师就同学们在这方面的疑惑进行解答。
中文系和孟宪承书院之间是不存在冲突的,孟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是孟宪承书院师范生大家庭的一员,也是中文系的一员。享有更广阔的资源。有的同学提到,孟院给了师范生一种更强的归属感,进行了更多专业的师范类技巧、方法的学习;也有同学提到一些问题,出现在中文系基地班与师范班的差别。即当中文系团学联举办活动时,宣传工作只在中文系内部进行,师范班的同学很难得到活动的具体信息,有一种被隔绝的感觉。吕志峰老师认知的聆听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并由此介绍了我校孟宪承书院成立的相关背景,因此书院制下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得到了更好的资源。
同时,也强调了孟宪承书院作为书院师范生第二课堂的作用和重要性。孟宪承书院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使得师范生有了一种归属感。
同学们倾听吕志峰老师讲解孟宪承书院的历史
接着,吕志峰老师就结合自身的所研究的方向——古代汉语训诂学,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词句。结合中学语文教学,举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子,解释了教材注译中的一些问题。如杜甫诗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省”字的译法。以及《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就是数词,不能过于死板的理解作第二次,其实作二次理解也是可以的。另外,讨论了有没有必要非要将一些词译作通假字,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时不应作通假字“斑”的,二者在意义上本有很大的分歧,不能因音同而做通假字。且沪教版课本中存在着勿用“通”“同”的问题。在我们以后登上讲台时,一定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不要过于死板,照本宣科,古文要从文意本身的理解入手。
老师讲解古文知识点
最后,因为最近是三月初的几天,是女性的节日。吕志峰老师也专门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古汉语知识。为我们讲解了几个有关女性的甲骨文字。解释汉字音形意结合的美妙之处。由此,吕老师也教导我们,让课堂变得有趣的是知识本身,而不仅仅是在课上讲几个笑话。语文课可以有趣且内容丰富。着也值得我们更深的思考。
吕志峰老师讲解古汉语中的“女”字
文:崔晓赟
图:邵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