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由孟宪承书院科创中心承办的2015年度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中期检查及2015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与2014年度第二批大夏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延期)结题答辩于13:30顺利举行。
此次答辩会共分为四个专场,分别为:教育教学专场、社科实证专场、生化专场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场,另外每个专场都有相应的老师坐镇指导,第一时间给同学们带去客观的评价与专业性的意见。
老师莅临指导
听说下雨天与午睡是绝配,但这怎能比得上一场场在求实中创新,在点滴中发现,充斥着人文情怀与理性思辨的科研项目答辩会呢!还未到13:00,各项目负责人便已早早地到达现场提前做好准备,另有热爱科研的同学闻讯前来现场观摩。
答辩会于13:30正式开始。
此次教育教学专场共有12个项目,囊括了教学方法、教学机制、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王芊小组对于方向感的地理教学机制这一研究贴合实际,在陈述过程中,她提出了一些通过地理学科教学提升同学方向感的方法,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角度新颖,内容详实;而董依歆小组则对高中实行学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小组成员深入上海市西郊学校,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妙语生花
社科实证专场则有9个项目。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如“跨专业混合寝室利弊及优化策略研究”、“免费师范生教育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与协调”、“大学生家教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等项目课题都来源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显而易见却又极易被忽视。而项目负责人的精彩陈述则引得台下阵阵掌声,也使在座的同学对于点滴小事有更深入的思考。
陈述时分
生化专场此次共有4个项目。都说“物以稀为贵”,此次生化专场的项目的确各各都是精品。如“柱芳烃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基于环糊精的有机光电材料的构建”等项目都建立于学科知识之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场的10个项目题材多样,从“Lucas数的q-模拟及其同余性质的研究”到“探究对中学生爱与关系的引导策略”,从“探究拓展课堂在大一新生适应期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到“探究社交软件兴衰的缘由”,涵盖了数学、教育、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数学专业的同学以严谨的理性思维以及科研精神征服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尤其是申报国创项目的贺卡小组对Lucas数的q-模拟及其同余性质的研究极具新意,赢得老师的一致好评,连连夸赞四位女将,同时老师们也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导意见。
啧啧称赞
此次的科研项目答辩会让我们一睹孟院学子的科研风采,同时也见证了师生间思想的碰撞、观点的融合。相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点下,一定会将科研项目更好地进行下去。
科研,我们在路上!
文:诸静娴
图:李桦老师、钟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