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10:00,空气清新宜人,尽管天空略显黯淡,却丝毫抵挡不了同学们赶赴“质文读书会”在政治学系法商北楼301读书沙龙现场的热情。因为对书籍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同学们对于思想交流和碰撞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积极投入到讨论中。
第三次读书会选取了《崖边报告》这本与社会现实贴近的书籍,并邀请了政治学系许瑞芳老师为我们加油助阵、指点江山。在老师的帮助和联系之下,读书会又增加了一本经典文学《乡土中国》,并有幸和政治学系研究生们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读书会侧写
本次读书沙龙的主题是放眼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实发展。在主持人幽默风趣的开场白之后,我们首先邀请了蔡琪、黎芮希两位研究生学姐做了有关费孝通先生的《读书报告》,她们的报告逻辑清晰、视角独特、内容充实,不仅指出了如今乡土社会中存在的礼崩乐坏、法制难张的社会道德结构的问题及其根源所在,同时也分析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差序格局是如何显现在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两位学姐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和思考的方向。
许瑞芳老师在指导
接着,由何静和沈芸媛两位读书会成员做了有关阎海军先生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一书的读书报告,其中,何静同学指出书后半部分作者对于农村问题的解决和实现方式的构想太过于乌托邦化,并且指出德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基础结构的突变问题,同时也谈到了农村劳动力迁徙所带来的城市与农村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沈芸媛同学则提及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奢婚、民办学校的代课教师、农村光棍人数增加等各种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视角新颖,反思深刻,发人深省。
成员在讨论和做笔记
在整场同学们积极发言,热情讨论,认真思考,将读书和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关注着社会现实问题。最后,许瑞芳老师为我们的发言提出了指导和启示,如:难道农村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贫穷吗?难道农民工进城就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吗?同时,她为我们推荐了《黄河边的中国》,以及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使我们获益颇丰。
认真发言和聆听
本次读书沙龙的举办不仅让我们读书小组的成员精神和知识上得到成长那和收获,也让我们读书会发展获得了新的经验,为五月天社团文化节增加了一抹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约热情活力的夏天,下次读书会,我们再聚!
图\文:沈云媛、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