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孟宪承书院生物科学系的同学们终于迎来了“师道绵长——生科教学比赛”。
为了这次比赛的顺利进行,所有的班委在张春雷、栾瑞红、雷妍老师的殷切指导下,广泛征集学生们的建议,经过近两个星期面面俱到的谋划,才呈现出今天这场近似完美的竞赛。
由于同学们的参与很是积极,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比赛不得不分两个场次同时进行。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共有29人,在指定的10个主题中随机抽取进行现场讲解。张老师和栾老师特意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孙刘海、刘骏、韩雁老师来做评委,对我们的教学设计进行现场点评与专业指导。
![]() | ![]() | ![]() |
评委老师阵容强大:刘骏、栾瑞红、孙刘海、韩雁、张春雷(从左至右)
前期准备
班委们提前来到赛场进行精心的布置:安排选手出场顺序,拷贝课件,安放摄影机,分发评分表等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下午一点,“师道绵长——生科教学比赛”正式开始。两场的主持人曹颖和李琳分别介绍了比赛细则后,战场正式拉开帷幕。
| 讲课比赛第一场出场顺序及主题 | 讲课比赛第二场出场顺序及主题 | ||
序号 | 姓名 | 主题 | 姓名 | 主题 |
1 | 刘慧珏 | 细胞膜 | 张柳柳 | 细胞核 |
2 | 边庆敏 | 细胞膜 | 顾妍 | 神经调节 |
3 | 李琳 |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曹颖 | 遗传信息的翻译 |
4 | 李超平 | 细胞核 | 许瑶 | 有丝分裂 |
5 | 周正香 | 有丝分裂 | 刘雯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6 | 方璐 |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石东 | DNA的复制 |
7 | 徐燕婷 | 遗传信息的翻译 | 罗楠 | 细胞核 |
8 | 王俊瑶 | 神经调节 | 许彤 | 种群数量变化 |
9 | 陆增绍 | 细胞膜 | 黄杰 | 有丝分裂 |
10 | 焦璐颖 | 有丝分裂 | 刘佳 | 神经调节 |
11 | 合娆娆 | DNA的复制 | 马晓爽 | 细胞膜 |
12 | 杨主爱 | 有丝分裂 | 李佳丽 | DNA的复制 |
13 | 向婷婷 | 细胞核 | 陈梦秋 | 种群数量变化 |
14 | 阮章慧 | 进化论基本观点 | 钟旺芳 | 有丝分裂 |
15 | 张燕 | 单倍体育种 |
|
|
选手名单及主题公布
正式比赛
参赛选手依次按照既定的出场顺序,对抽到的主题进行现场教学演示。每人不得超过10分钟,评委老师根据选手的表现,从教学内容、教资教态、课件板书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和点评。
第一个出场的是张柳柳同学,她的教学主题是“细胞核”。虽然是第一个上场的,可是她一点也不怯场,逻辑清晰、侃侃而谈。短短的10分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教学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赛选手精彩瞬间
评委老师的点评当然也是重头戏,有些选手讲完后更紧张,因为评委老师的点评实在像“糖衣炮弹”——先是夸奖你的优点,“教学设计主线清晰”、“这张图片很真实”、“普通话真是不错,一点都看不出紧张”······正当选手们为了自己连天来的努力得到的收获沾沾自喜时,老师们马上就开启了“炮弹”——“你的板书重点不是很突出”、“这个地方要讲解的细致点”、“你这个设计就有些多余了”······我们正在在飘着的心被当头一棒打回地面,不免开始重新审视整个的教学设计。我们十分感谢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地戳中我们的不足才能让这次比赛有意义、有收获。保留下教学的优点,对欠缺的地方进行改进,只有敢于正视自己不足的人,才能抓住变得更好的机会;只有善于聆听批评和教诲的人,才能获得更高的提升空间。
十几个同学依次进行精心准备的课堂,几位评委老师轮番进行“犀利”的点评。同学们听得过瘾的同时,也不免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抹一把汗,到底能不能得到评委老师的赞赏呢?
![]() | ![]() | ![]() | ![]() | ![]() |
![]() | ![]() | ![]() |
评委老师精心“麻辣”点评
总结
三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紧绷的一根弦也终于得到了解放。栾老师上台进行了总结,表扬我们踊跃参赛的决心,直面不足的勇气,更是对于我们全体同学为这次教学比赛付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当然,老师们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我们在比赛后的蜕变——更积极地态度,更用心的准备以及更完美的表现。
“师道绵长——生科教学比赛”是生科学子第一次独立举办的教学比赛,感谢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让我们的教学技能“更上一层楼”;感谢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正是大家共同的付出才有了今天这样一场公平、向上、成功的比赛。我们的教技也许还不够成熟,我们的教学设计也许还有所欠缺,我们还是会紧张、怯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想要变得更完美的心——我们不怕批评、不畏失败,我们期待蜕变。
记住老师们每一句的谆谆教诲,记住每一个同学在讲台上发光的时刻,记住我们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完美的人民教师的信念,“师道绵长——生科教学比赛”完美落幕,我们期待再次与你相逢。
文:罗楠
图:合娆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