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热血的季节。百年前的这个夏天,一场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运动在北京、上海等多地上演。这场承载着中国年轻人一腔爱国热血的运动,刮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热潮,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又推进一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缅怀过去,畅想未来,体会赤诚的“五四”爱国情。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看着窗外夕霞映红了天空, 夏日晚风轻抚着柳树。如我们所愿的盛世,是无数爱国志士用他们的一生去铺垫的。我们可以通过影片的方式,用视觉去感受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同时也引发思考什么是新时代的爱国精神。《建党伟业》带我们回到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因为短片结束后会有一些问题考验同学们有没有仔细看。“影片结尾的口号‘还我主权’的下一句是什么?”“和日本人签署借款条约的人是谁?”……这些还是很基础的问题,同学们凭着对历史课的记忆还能回答出来。但是看到《建国大业》的时候,问题有:“影片中刚开始出现的与毛先生和蒋先生见面记者会上有几个记者问了问题,并且问了总共问了几个问题?” “共产党最后将之前要求的48个师减到了几个师?”这样的细节提问令同学们目瞪口呆,不一会儿又哈哈大笑,总算体会到了出题人的“良苦用心”。
同学们观看五四影片
视觉上感受了风云变幻的岁月,现在要动用我们的嗓子,我们的声音,去刻画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自强不屈和艰苦奋斗。黑白电影的年代,屏幕上的画质不是特别清晰,那股昂扬的斗志,全靠配音演员激情洋溢的衬托。《地道战》《英雄儿女》《举起手来》等影片在同学们的配音下,另有一番感觉。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这些影片有自己的理解。我们欣赏优秀的抗战影片,又抵制粗劣的“抗日神剧”,我们对那段历史尊重又感慨,我们也有一腔爱国热血。我们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配音中,让这些老片子又焕发新活力。
给踊跃参加活动的同学分发小奖品
“扬光华学子中国魂,立大夏青年民族梦”的横幅悬挂在在华闵食堂,这句话也印在我们的心上。正如开场主持人所说:“岁月如烟,流年似水。五四运动所包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火炬,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接力传递,正由当代青年高擎着迈向新世纪。”我们铭记五四爱国运动,我们思考,我们前进。”
文:陈皓钰
图:张雪 马雨欣 玛依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