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科导师制度建设项目成果汇报会圆满结束


       2016年6月3日星期五,为期一年的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科导师制度建设项目成果汇报会于西郊学校报告厅内举行。上海市西郊学校校长缪青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梁宏亮老师、上海市西郊学校团委书记顾寅老师以及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科导师制度建设项目全体成员参与会议。
       为了构建成长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西郊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联合打造学科导师制度建设培训项目已历时两个学期,期间西郊学校师生与孟院学生导师一起以兴趣课堂为载体,以课堂内容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形象,而此次项目成果汇报会历经多次小组商讨,小组计划整改,多次彩排后,终于拉开帷幕。

 

项目照片墙 

       上海市西郊学校团委书记顾寅老师作为汇报会主持人,和大家一起回顾了项目伊始至今的点滴成长,通过视频感受每次活动的小细节。上海市西郊学校校长缪青老师看完视频后无不对同学们的改变所赞服,给学生以肯定。缪校长说:“曾今你们或不那么情愿成为西郊的一份子,希望经过西郊学校的教育理念培育,你们能自豪的成为西郊学子”。

 

缪校长致辞 

       学科导师项目共有15个学科兴趣小组,经过各项考核评比后,老师们最终选定了5个项目进行成果汇报:DIY创意设计和我的月亮你的心小组通过零钱包的小故事演绎了一场生动的情景剧——打开自己,才能突破自己;相信自己,才能遇见自己;心灵成长小组模拟职业规划师,以小故事的形式带同学们参与职业能力倾向探索;学科小组带来了无字天书化学小实验,数学小组讲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魔术、建筑以及数学诗朗诵等,感受数学与艺术的交融;最后以历史剧《明朝那些事儿》结束了成果展示的部分。小演员们或紧张忘词,或羞涩的情感难以表达,或激昂的台风博得好评,每位展示的同学都是胜利者,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样子,每个都是美好的样子。

 

慷慨激昂的数学组成员

 

数学小魔术——趣味数学

 

诗朗诵——化学数学

 

历史剧——《明朝那些事儿》 

       经过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后,项目中及其重要的指导老师们也上台发言。老师们积极肯定了一学年的导师活动项目,也思考了自己对于导师制的理解,体会班主任与学生导师的区别,同时也对日后制度下师生关系寄予一定期待,老师们从指导小组中个例谈起中学生成长的变化,也令我们切实感受到学生的成长。

 

吴薇老师为优秀学员颁奖

 

优秀学员合影

 

优秀学生导师合影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梁宏亮老师进行了项目总结,对每个节目的付出表示肯定,老师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教育的有力因子”,教育应当更加专注,给学生更多的教育需求;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在讲话中说“导师团队以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成长共同体为导向,以志趣联盟、成长小组和学科活动为组织形式,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谈心交流、活动指导和学科拓展,在保证教学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青春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里不是项目的终点,而是以后的起点。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梁宏亮发言

 

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讲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西郊学校的学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日益茁壮,期待下一次更美好的相遇。上海市西郊学校学科导师制度建设项目成果汇报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