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城市与发展——聚焦上海和澳门”书院互访交流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7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与澳门大学曹光彪书院合作举办的暑期互访交流项目“城市与文化发展——聚焦上海和澳门”在上海拉开序幕。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党委副书记杨艳红老师,互访项目的孟宪承书院领队祝毅老师,丁金花老师以及项目成员们一同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合影留念

        SUPER CAMP•动力出发

        上午8:30,开营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共享空间202正式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致辞,对澳门大学曹光彪书院的师生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更表示期待曹光彪书院的项目成员能够在领略上海和师大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双方书院间的渊源背景,为今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致辞结束后,吴薇书记向孟宪承书院及曹光彪书院两位领队代表授旗,宣布暑期互访交流项目(上海站)正式开始。

 

吴薇教授致辞

 

曹光彪书院项目代表发言

        孟宪承书院项目成员赵钰宁作为代表发言,表达了孟宪承书院学子对本次项目的展望以及对曹光彪书院各位师生热烈的欢迎。随后,曹光彪书院项目成员代表庞开中也发言介绍了初入书院的感受和对于本次交流互访项目的期待。最后,项目全体成员及到场领导老师合影留念,意味着一段共同合作、探索、体验、成长的新路程即将开启。

 

项目启动授旗仪式

        SUPER TEAM•交流融合

        启动仪式结束后,项目活动依序进行。为促进双方项目成员彼此增进认识与了解,孟宪承书院项目组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梁宏亮老师在学生共享空间202为全体项目成员带来一场团体拓展。
        互访项目的18位同学被分成三组。在梁宏亮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在一张张图纸上画出能够诠释自己名字的图画;用简单的吸管和胶带做成的简易装置保护鸡蛋,以保证它从高处坠落却不会摔碎;用多米诺骨牌刻画对本次沪澳项目的认识。整个团体培训的过程既惊喜又感动,既有惊心动魄亦有轻松欢笑。在本次团体拓展的过程中,项目成员彼此之间加深了友谊,对本次交流互访项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团队中交流,在交流中融合

        SUPER CULTURE•主题沙龙
        下午14:00,主题沙龙“上海城市发展与海派文化”在共享空间220活动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郑寅达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项目全体成员带来了“上海与上海人”为主题的分享。郑教授从上海的城市建设历史发展介绍到海派文化的形成,更细致地分析了上海和上海人的特点。在郑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同学们针对“排外现象”、“上海方言与文化包容” 、“上海市民的幸福感”等话题积极提问,而郑老师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一一阐释。成员们带着思考聆听,为项目后续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一定的背景知识。

 

郑寅达老师为同学们做讲座

        SUPER COMMUNICATION•项目研讨
        下午16:00,项目成员们在短暂休息后开始了正式项目课题研讨交流会。针对“记忆上海”、“经济上海”、“宜居上海”、“融合上海”四个主题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了研究内容及考察方案。

 

项目成员在ECNU校园留影

        在合作中探索,在体验中成长。接下来的两周中,项目组成员将共同关注沪澳城市与文化发展,分别在沪澳两地合作完成一周的学习与文化调研任务,感受两地学子相异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探讨与比较两地城市与文化发展现状。双方项目组全体成员将在探索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发展,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文:高敬文
                                                    图:夏浩轩 王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