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载阳照月暑期社会实践青海组活动播报


        一台相机,定格12个小时的嬉笑烦恼;
        一支队伍,搭建3门学科的兴趣大厦;
        一所学校,承载5位孟院学子的情怀;
        一群孩子,期待4年耕耘的累累硕果;
        这个暑假,换个过法,播种了科学的种子。

 

校门口的相遇

        8月2号,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载阳照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海组举办的“科学实验之旅”在遥远的雪域圣地----青海正式拉开帷幕。早上9:00,怀着对“孟想”的一片深情,实践队员们在西宁市湟中县甘河滩镇坡家初级中学学校门口的大柳树下,热情欢迎了参加此次活动的40多名同学。
        校长李进立非常支持此次活动,他出席了此次活动的开班仪式并发表了致辞,表示欢迎书院学子的到来,希望同学们珍惜这6天的时间,有所感获。

 

李校长致辞

 

授旗仪式


团队成员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

笑容洋溢,向往未来

 

认真听讲,期待活动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 这支队伍有了最初的相识。透着蓬勃之气的孩子们带着几分腼腆,但是有了接下来的团队合作活动,孩子们在经过队名、口号、logo设计和展示的一系列活动中,消除了彼此的芥蒂,结下了友情的种子。

 
心手相连

 

人生的艾菲尔铁塔

        为了给参加活动的学生,提供更便利地实验环境,实践队员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免费的营养午餐。图为阿姨辛苦付出的珍贵照片,由一名学生抢拍所保留。

 
阿姨的辛勤劳作

        下午的团队建设活动更是精彩绝伦,一张张废旧的报纸,有了胶带的牵引,竟可以变成坚不可摧的坦克,带着团队的同学从起点一起走向终点;一步一步,走的很慢,但很稳,同时也告诉大家人生亦如此。

 

在报纸中共同前行

 

同学们欢乐的笑容,是对活动深深的赞许

        几个一次性纸杯,一款眼罩,将人生的路途演绎的栩栩如生,若隐若现。身边的领路人为了能顺利抵达,无不悉心指导,慢慢解释,即使有些同学同样的脚步垮了许多次。失败了许多次,但他们还是坚持着走完了,给别人以欣慰感。

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指点迷津,共同前进

 

团队建设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会

科学实验的旅程:
        四天的课程围绕“普及科学知识”的中心,分别设计了化学,物理,生物三门学科的相关实验,力争学生亲自参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上午的化学课堂安排的实验有:有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验——鸡蛋“跳舞”;有关“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实验——“雨”落叶出红花开;“可乐”变“雪碧”;化学的课堂除了欢声笑语,更是深深的期待。 

    下午,进行2个学生实验:利用pH试纸测定5种溶液的pH值、“可乐”变“雪碧”。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加上成员们时常的幽默言语,使整个课堂生机勃勃。

 

同学认真观察跟盐酸反应后的锌的状态

 

同学们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同学们动手做实验

        物理的课堂也很精彩,实践队员从光、声、力、电、磁等方面入手,就地取材,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亲自感受所学过的物理知识。

 

老师课前讲解,耐心解释

 

碘升华和凝华现象的演示

 

同学们认真观看  


    磁铁与指南针的有趣现象


部分力学实验的展示
 
滑翔机模型制作

        生物实验课是最具挑战的,也是最最难忘的一天,实践队员小张老师认真安排了显微镜观察课,食物中营养成分的鉴定试验及树叶标签的制作等,老师忙的不可开交,同学们学的不亦乐乎!

 

显微镜的使用讲解

 

用显微镜观察

 

树叶书签制作

        科技馆参观是整个活动的高峰,在这里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知了青藏高原这块神秘的土地的形成,探知了这块土地上所有的物种,矿产,岩石,还有最具风格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展示;从生命的起源到人体的生命,从地理到航空航天,真是一堂活生生的科学课堂。

 

科技馆参观活动

        本次活动,在diy蛋糕制作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学生因为亲自感知了科学而颇受好评,同学们一直在问;“你们还回来吗?”告诉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DIY蛋糕,顺利结营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6天,但对活动的任何一方都是意义非凡的。孟院学子带给了孩子们求知的方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学生带给小老师们不断改进的内在动力,希望本次活动带给学生的精神鼓励能一直延续下去。
        这个夏天,因为付出,所以快乐!

文:李海萍
图:李海萍 王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