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爱你在我的青春里,迢迢千里都无法阻挡我来寻你,爱你,爱你在我的生命中,我身体的翅膀将呵护着你一同飞翔……”
7月18日,书院“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支教团队圆满完成台湾偏远地区支教活动,全体师生满载而归,为此次支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支教活动为期12天,由孟宪承书院团委副书记陆云鹏老师带队,5名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
孔子行脚活动,由台湾师范大学主办,旨在号召两岸大学生效法孔子周游列国、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以深入偏远地区课辅教学的行脚方式,为教育弱势群体尽一份心力。活动举办至今已是第七届,汇集了来自两岸四地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在内的26所知名高校约340名大学生,在暑期为约4000位偏远地区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传递爱与希望。
出发前合影 地标:华师大
行前篇 整装待发
7月7日,来自两岸四地的300多名大学生汇聚于台湾师范大学,分组进行了团体培训。在此次培训中不同背景下的各支教小队成员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相互交流切磋,渐渐熟悉,为支教之行做好前期准备。主讲老师强调的“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更是让志愿者清醒地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团体培训 地标:台师大体育馆
7月8日,受台风“尼伯特”影响,台师大特地调整行程,邀请到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老师更加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述“孔子行脚”的台前幕后。借此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短期支教的意义在于点燃学生的热情,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学生爱上学习,同时促进两岸四地文化交流。
7月9日,启动仪式在台师大正式举行。整场誓师大会以主题曲“仲夏的希望”、“让世界多点爱”为主线串联,台下学生集体合唱,点燃蜡烛象征传递希望。活动主办方台湾师范大学张国恩校长在致辞时表示,本届“孔子行脚”以“服务学习”和“下乡课辅”为目标,即便是短期支教,但大家的付出和热情仍可以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
启动仪式结束后,两岸四地的大学生们整队出发,分组前往台湾19所偏远地区中学开启支教之旅。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潘捷、陈茹婷、赵晋冀、郭舒香、张艳玲分别前往竹桥中学、南庄中学、埔里中学、尖石中学、北门中学展开课业辅导。
书院孔行团队与台师大师长合影 坐标:台师大礼堂
支教篇 仲夏希望
7月11日至7月15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志愿者们深入偏远地区课辅。下乡之初,艰苦的教学环境,不论是恼人的蚊虫还是高温的天气都没有减弱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热情的心和坚定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五位书院学子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成长,不仅收获了学生的信任与依赖,也收获了学校的赞赏与肯定,更是收获了个人的蜕变与成长。
潘捷:身边有科学,探寻自然奥秘
陈茹婷:素拓游戏 打开自我
赵晋冀:舞动画笔 放飞想象
郭舒香:疯狂动物城 英语也疯狂
张艳玲:转变思维 爱上历史
此外,带队老师陆云鹏与其他高校老师一起走访了台湾部分偏远地区中学,深入了解同学们的支教情况以及台湾本土中学教育发展状况,为学生送上关心和鼓励。
陆云鹏老师 参访北门中学
结局篇 种下希望
经过这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短期支教的意义。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张国恩表示,这个过程不容易。“在这么短的活动时间里,难以把太多知识传递给偏远地区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带给他们希望,并通过我们设计的课程与活动让学生感到未来世界一定有他们可以发挥的空间。”
7月16日,本次活动的成果分享会在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书院学子在各自所在支教团队对支教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成果展示。令人期待已久的篝火晚会也于当晚举行。
两岸四地的大学生通过此次活动的互相交流,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并给予偏远地区学生课业辅导协助,增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在两岸四地人民心中种下希望与关爱的种子,不但获得高度肯定,也学到教学实务,从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此次活动至此圆满结束,但我们坚信行脚的故事会在两岸四地继续书写出更华丽的篇章。
孔子像前合影 坐标:台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