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北川之行的第一天,巴蜀文化交流协会参与北川支教的志愿者们一起去到了北川地震遗址。距离5.12地震发生已有8个年头了,8年间我们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一切手段去关注关心地震的救援,以及之后的灾区重建。虽然,在真正去到地震遗址前,每一个人,不管是川内人,还是外省同学,我们对地震遗址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会是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但我们却不知,时隔8年来到北川地震遗址,看见眼前的一切,悲痛、震惊、无措的情绪仍会像洪水猛兽般将我们吞噬。
青山,云烟下却是一栋被撕裂开的残楼。
4,5层楼的建筑瞬间变成不足一层高的废墟。
垂直于地面的建筑变成了60度角倾斜,而二楼成为一楼,一楼成为废墟。
老人拿着温家宝总理的抗震画报
自然拥有的可怖的力量,能让天地变色,山崩地裂,几秒便能夺走无数人的笑容,家园,生命。但是,在认识了北川中学的同学们后,我发现自然也是无力的,因为不管山崩离析,不管过去是怎样的昏暗,未来是如何的迷茫,人们都能抱团生长,在逆境里展现生的活力。
上课时无比认真专注的北川中学学生
在进行支教之前,我们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害怕同学们配合度不高,过于腼腆,或者毫无兴趣。结果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同学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笔记。不需要任何的过渡,从我们自我介绍后,同学们就热情自然地和我们打成了一片,就连上课提问也展现了极高的配合度,课间休息同学们也会问我们很多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会尊敬地称呼我们为老师,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叫我们哥哥姐姐。
游戏中的北川同学
北川中学的同学学习时认真专注,游戏时也活泼积极。课余时间,我们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玩了传递数字,松树与大树等有趣的游戏。极高的配合度,任何时刻都积极热情,是北川学生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支教的哥哥姐姐与学生们的篮球友谊赛
认真观看辩论赛的同学
同学们没有专业的辩论技巧,甚至连规则也不太熟悉,但是对辩论赛,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敢于发声,对辩题有自己的看法见解,积极争取认真准备。北川中的的同学展现了极高的个人素质。
文艺汇演(文科一班夜空中最亮的星)
为了最后的文艺汇演,每个班的老师和同学都极力配合,积极排练。这中间的磨合过程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真挚。最后,所有的支教老师一起为同学们献唱了《童话》,回忆起这几天的种种,泪水难以抑制。
我们的支教队伍
这次的支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手合办的,华师同学负责文科一班,交大的同学主要负责理科部分。不得不说,我们的支教团队是及其认真负责的,每一位同学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和北川中学的学生交流,尽自己所能的指导帮助他们。
华师上交支教同学合影
华师支教队伍合影
支教队伍与北川中学同学合影
这次北川支教之行的圆满成功,我们需要感谢每一位支教同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感谢北川中学的同学,是他们的热情积极,给了我们努力的动力,也是他们给了我们所有支教同学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