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下午,在艺术楼334,2016级美术教育专业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人生导师活动。本次活动由钱初熹教授对我们进行申报课题前的美术教育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指导,为我们接下去的申报项目指明了课题方向和方法。
钱老师讲解流程
钱老师首先为我们解读了申报课题的途径,带领我们先是了解了中国美术教育研究30年历程,再讲述了“美术教育目的论”的研究概况,让在座的同学们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在了解了中国的美术教育历史和目的之后,钱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外国美术教育”的研究概况。鉴于钱老师多年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她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日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方面的亲身经历。
钱老师与学生积极展开讨论
为了更贴合我们接下来的课程,钱老师先是介绍了“学校美术课程”的研究概况以及“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概况。通过钱老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分析,让我们加深了对课程标准的印象。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听讲着,钱老师开始正式切入主题,首先便是讲解了研究课题的变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变化,将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初进行比较,更直观的展示了变化趋势。再接着就是指出近年来的在课题上的问题,第一点便是研究课题重复,缺乏原创性研究;第二点则是研究方法陈旧,缺乏学术规范。与此同时,她让我们思考美术教育领域有哪些值得研究的课题。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应,随后她向我们展示了国际美术教育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看了钱老师准备的丰富资料,同学们的脑海里对创立课题有了崭新的想法。钱老师介绍了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方向的选择,她提醒我们要寻找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确定美术教育研究的背景,在选题上,需要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描述选题的意义。再之后是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找出不足之处。在内容上,需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以及本课题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最后则是本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钱老师展示成果
在最后,钱老师还提到了我们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去了解中国美术教育研究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的导师见面会,我们收获颇丰,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在申报课题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以及在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可以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出发!
文/图:毛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