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孟院讲堂第十三讲顺利举行


        笔走龙蛇,墨引遒劲。一直以来,对大众而言,汉字的深邃内涵和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与文化元素,既神秘而又富有魅力。2016年9月28日下午13:30,在学生共享空间202,华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吕志峰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字里乾坤 中国智慧》的第十三讲孟院讲堂,带领来自书院各年级的200余名同学跨越古今,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


热情洋溢的学子们

        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之后,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为新学期首场孟院讲堂致辞。吴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大学要多听讲座,感受师大浓郁的学术气氛,她特别鼓励新生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善加利用学习资源;倡导书院的学生珍惜孟院讲堂提供的良好机会,在与吕志峰老师这样优秀的师长近距离接触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吴院长代表书院感谢吕老师

        在大家热切的期盼中,吕志峰老师走上讲台。“书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能够在这里发表这个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亲和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台下学子之间的距离。


吕老师精彩讲解

        吕老师以幼子学习“哭”字的故事引入主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用丰富生动的实例,叙述汉字教学如今存在的一些误区,在纠正常人误解的同时,也传授了一些汉字的基础知识。他认为汉字教学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以“监”字的演变历程等生动的例子说明了汉字的含义与甲骨文字形之间的紧密联系。吕老师认为孟宪承书院的学子更应起模范作用,为汉字教学尽一份力。对于当前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老师又讲述了过去“爱徒”立志传授汉字文化,却难以兼顾基础教学的事例,表示虽然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却依然要脚踏实地,从教学的基础着手,从而改善汉字教学的现状。


同学们专注聆听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吕老师条理分明,循序渐进地向大家展现了汉字蕴含的广阔天地和几千年来汉字一脉相承的演变脉络,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与汉字亲密接触的旅程,引发了师生们对当前汉字学习面临严峻挑战的思考,最后还给出了从解读文字入手,好好阅读文献,再去了解文化现象的建议。
        时光匆匆,讲座已进行到尾声,在众人不舍的目光中,吕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希望此次的演讲能够“从理论上给学子以触动”,更期待年轻人能够勤勉进步,提升自我,成为不负自身与国家的人才。


吕老师与同学互动交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吕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在大学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以及提升阅读速度等问题,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聆听讲堂,如沐春风!两个小时一晃而过,吕老师深入浅出的演讲使同学们仍回味其中,更有许多对汉字有进一步探索欲望的学子在讲座结束后留下来,进一步向吕老师请教,共同探寻汉字的魅力。


同学们围住吕老师继续探讨

        汉字之美,在这个午后,带着墨香,带着金石撞击的轻鸣,向我们走来。在教授引人入胜的演讲后,想必有更多的学子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汉字走进生活,融于生活。
期待新一期的孟院讲堂,再为书院学子带来更多收获!

文:韦佳妮 苏振兴
图:苏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