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16级中文专业竺洪波老师人生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10月18日星期二下午3点,2016级中文专业同学在共享空间209迎来了竺洪波老师的人生导师活动。在这场人生导师活动中竺洪波老师为同学们解答疑惑,让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竺洪波老师给同学们解答疑惑

 

        怎样正确地对待差距

       竺洪波老师首先回答的是关于差距的问题,即在进入大学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和周围同学之间的差距。竺洪波老师首先提出了两个字——承认。由于教育水平的不同,我们必须承认不同地域学子的文化底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对此,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其次,找准差距,将其定义为“十本书的距离”。通过教材延伸到课外的书籍,在“十本书”“十本书”的积累中来缩小差距。竺洪波老师还用自己的例子对此做了更为具体的论述。
       听完老师的讲述,大家对于怎样调整心态来对待差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怎样理解文理科

       “怎样去解决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的冲突?”一个同学这样问道。对此,竺洪波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理科存在共同性,都是在追求真理。老师谈到了陈大康先生,先生用数学统计去研究《红楼梦》,为研究红楼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的同时还发现了更多的问题。由此,老师强调,理科和文科并不冲突,文科和理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真理则是那一枚硬币,所以文理科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追求共同的真理。 

 

       怎样抵抗手机等的诱惑力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竺洪波老师也表示了自己的无奈。手机确实成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件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可否认,它也给我们的文学带来了冲击,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至于我们学生应该怎样抵抗它的诱惑呢?老师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第一:自制力。第二:健康。用我们的自制力适度地和手机说再见,珍惜健康,至少不让眼镜片越来越厚。
这次人生导师活动在温馨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收获良多——我们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差距,也懂得文理科的共通性,更明白该怎样抵抗手机的诱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师大蓝色的秋天里,期待我们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