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14日,14级地理科学专业的6名同学与张琦导师进行了场面对面交流。在这场交流会中,张老师在简单询问我们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情况后,跟我们聊起了她上一周参加院系科创答辩的情况,发现我们14级地理科学专业参加的学生很少,于是以此作为了我们本次交流会的主题,向我们介绍了科学研究在我们将来工作中的体现,并与在场的同学们交流了科学研究的具体内涵,最后又探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等话题。
张老师讲到,在大学阶段如果有这种科研的活动,就应该参与其中,这不仅仅是对未来自己找工作增添筹码,就是在未来的教师教学工作中也必将涉及到,现在是对将来的工作的准备,经验的积累。科研就是教师工作中的外部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不是教育局的领导,而是专业的教研员。平日里就会组织专业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探讨,教学课题研究等。且现在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探究精神,那么,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具有科学研究的知识和经验,带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探究的环境中。
做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是能够发现问题,而且研究的方向有很多。至于今天张老师所反馈的问题,有的同学提出,自己想过,但是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后又觉得这样的问题简单,不需要研究。其实,越小的问题涉及的方面就越具体,阐述才能够到位。在你刚提出来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是一旦经过科学思考,辅以理论支持,经过这样一番思维架构,一个有血有肉的成果也就出来了,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虽说我们所接受的教学涉及的太少,但作为大学生,独立和频繁的思维活动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即使是有专门的课程,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微弱的。做科学研究应当让学生能在同样的环境中陶冶,成效才是最佳的。
经过这样的一番讨论,收货不可说不大,欢声笑语中,传递科学信息,令人受益匪浅。
图文供稿:蓝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