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下午1:00,孟宪承书院“载阳照月”社会实践项目总结评估会在共享空间220顺利开展。本次评估会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涂皘老师、成一川老师、杨艳红老师、王和老师、陆云鹏老师以及沙炜娟老师来对各个项目组进行点评指导。
书院“载阳照月”各项目组的代表分别从成长变化、心得收获、不足反思等方面对他们暑期的社会实践进行了汇报总结。这八个项目组分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秉持着胡宏昌先生“自助人助,己立立人”的信念,将孟宪承书院的爱与关怀散播到祖国的各个地方。
山西组的同学返回到当地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暑期课程,寓教于乐的教学特色和助力学生成长的理念在短短的几天内收获了当地校长、群众的好评,并与小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的社会实践提升了参与同学的教师技能以及服务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与学生的联系有限,后续影响变得难以很好发挥。
山东组的“一家一相”实践项目,以镜头记录生活相貌,由家庭探知社会变迁。他们用图像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农村的生活状态、生产方式,并对农村家庭的社会流动进行个案解读从中思考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

重庆组的同学们着重于对留守儿童的关注。7天的时间里他们与孩子们一同游戏、谈心、交流和学习,给予了他们所缺失的爱与关怀。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的心理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朝着积极向上的一面变动着。在与孩子们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我们也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是否应该适度保持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过于深厚的情感建立又是否会带来再一次失去的打击?

青海组的科学实验之旅重新审视实验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将生活与科学知识结合,让学生体验在实践中的快乐。由此同时,当地的学生通过与大学生的接触,坚定了他们的奋斗目标。

内蒙古组的同学在当地的学校开展了多学科课堂的教育,兼顾理论和实践。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强大的团队合作,整个实践过程顺利完整的展开。同时他们运用导师制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人力缺乏、经验不足和经费师资的受限。
陕西组的同学通过以“自信”为主题举办了让孩子们参与趣味课堂的丰富活动,从而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几天的实践,学生们有了较大的转变,相较于从前他们敢于在人群面前展示自己、积极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并提出不一样的想法。这样的过程中,参与的同学们也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为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经验。

新疆组的同学通过前期的准备发现在当地的校内对于语数外学习偏重,建立了实验室却由于外在条件无法展开的问题。因此,在此次项目中,他们带领学生参与了实验,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的全面认识、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
云南组的同学设计了充分、合理的课程并为当地的学生补充了阅读书籍,但是由于时间的冲突教师之间未能有很好的交流,并且在处理突发情况时缺乏经验。通过总结和反思后,他们对未来的实践有了更好的想法和经验。

“载阳照月”的各项目组秉持着服务、学习的理念,在躬行践履中收获到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技巧。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也许整个实践过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些磕碰在初次的尝试中总是在所难免的,就以如何扩大影响力、加足筹备的人手,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处理等问题仍等待日后的社会实践去不断地完善,但正是这种“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青涩经历,助力“载阳照月”实践项目继续着服务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化着他们的主旨,传播更多的爱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