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15级数学专业开展南海问题形势与政策课


       近日,关于南海仲裁案的在各大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然而同学们大多数只是人云亦云,对南海问题知之甚少。对此,11月29日周二晚,辅导员沙炜娟老师在共享空间202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关于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的形势政策课。

       这次形势政策课包涵两个部分:

       1、南海问题的起源与诱因;

       2、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中国为什么说“不”。

       首先沙炜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南海问题的由来。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我国早已对南海地区宣誓了主权,所以南海周边各国开始逐步以各种理由制造事端、入侵我国领海、侵占我国海上领土、在我国领海上开采石油等侵犯我国主权。从表面上看,南海问题是围绕国家主权及相关权利所展开的法律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占有和开发问题。

沙老师讲解南海问题的由来

       第二部分沙老师介绍了我们中国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态度。

中国对南海仲裁案的态度

       听完沙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南海问题的有了新的理解。

       一位同学说道:面对南海仲裁案,中国之所以采取“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立场是因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国际法,是恶意适用和滥用《公约》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而应菲律宾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本身也缺乏合法性和公正性。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恰恰是捍卫国际法治的正义之举。

       另一位同学则从其它方面阐述了同样的问题。她认为: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中方对于这一仲裁采取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不仅是维护自身权利,而且是维护与中方一样做出排除性声明国家的权利,是在《公约》内维护《公约》权威性和完整性、维护国际法治。这也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理解和支持的原因。

       通过本次形势政策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同学们了解南海问题,还呼吁同学们关心国家政事,不盲目相信网络媒体谣言,辩证客观的看待问题。

 

 

文:鲁桂杉

图:诸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