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孟宪承书院师生百人同聚品民俗、过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极重要的一个节气,除了吃饺子、吃汤圆以外,还有很多祭拜活动,如祭祖、拜父母、拜师。近些年来,高校重视发挥传统节庆的文化育人作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和感恩责任意识。今年冬至,孟宪承书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同乐活动,为书院近百名师生送上“冬至日”别样的暖意与祝福。

 

冬至同聚,感受祥和节俗文化

冬至节,古有“拜冬余”,冬至敬孔拜业师习俗,在这一天,学生要看望老师,感谢一年的教育之恩。孟宪承书院的51位人生导师,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富有造诣和学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热爱学生并被学生所喜爱,他们每周与书院学子亲近交流、陪伴成长,从大学适应、专业入门到人生规划,已成为学生心目中最贴心、可爱的人,也成为了书院师范生成为未来教师路上的精神榜样。在这个冬至,在艳丽的中国红与各式吉祥饰品烘托下的祥和氛围中,书院最可亲可敬的导师们与各专业学生济济一堂,讲地方传统民俗、包花式创意饺子、玩传统节庆游戏、赏传统相声表演,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冬至。

 

地理、物理专业导师与同学们一同包饺子

 

师生共叙,体悟有爱书院氛围

在这个冬至,师生围坐,在欢声笑语中,导师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关心着同学们近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同学们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汇报自己一年里的收获,倾述期末考试临近的压力,讨教下一学年的学业规划。除了师生之间,同学直接也兴致勃勃地分享寒假外出与学习计划。温暖的灯光与氤氲的热气中,师生间简单又质朴的话语变得格外触动人心。正如参加活动的、来自书院物理专业新生小涂所述,我家乡在黑龙江,一直以来对冬至没有特别的印象,今天是第一次与导师还有书院老师一起过冬至,让我在上海真的体会到家的感觉。书院的导师们来自不同专业,平时也少有机会聚到一起交流导师工作的经验,这次活动也给导师们交流导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中文、化学、体育专业导师与同学们展示“劳动成果”

 

导师与同学们共同参与节俗游戏

 

祝福传递,道不尽师恩父母情

在这个冬至,师生同乐,导师与同学们分享祝福签语饼,传递喜悦。隆冬岁寒,暖心的祝福与真诚的牵挂让师生的心联结在一起,课堂上是师生,生活里是关怀陪伴成长的大朋友,分享对自我与生活的期待。今天活动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在座学子给家中的父母拨上一通电话,送上冬至的问候和祝福。书院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同学特别多,一时间,各民族、各地方的语言响起,道不尽的是同样的牵挂和祝福。据了解,今年寒假,书院四百多名学子将利用假期重返母校,看望恩师,诉说谢意,与此同时,调研家乡和母校教育现状和需求,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家乡和母校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孟宪承书院自成立以来,以密切的师生互动、丰富的社区体验和多元的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几年,孟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如何欣赏中国书法》、《字里乾坤中国智慧》、《年中有画画中年》,专家们走进孟院讲堂,从中国书法到海派文化,从汉字沿革到年画风俗,娓娓道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仪式教育,让同学们体会不同地域、民族、时节的中华节俗,清明追先,端午编织,中秋赏月游园,新年社区同庆,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深入感受了中华文化延绵千年、触动人心的魅力;精心设计的社区微课堂、特色学生社团,从学生兴趣入手,将相声、旗袍、书法、剪纸等传统艺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乐中学,学中悟,在敬重、欣赏传统艺术中,体悟自身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