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晚,由孟宪承书院学习发展中心举办的春季跨校交流咨询会在共享空间220顺利举行。此次交流会邀请到教务处跨国跨校交流业务负责人葛蓓老师到场,此外五位有交流经验的高年级同学也现场与同学们分享了跨校交流项目及相关事宜,来自书院各专业的近4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咨询会。
会议伊始,教务处跨国跨校交流业务负责人葛蓓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境内、外的交流项目,有国家留基委公派项目、海外实习项目以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葛老师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这些项目的具体时间以及要求,为同学们解答了申请交流项目的具体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如海外实习,不仅是专业对口的同学可以参加,还鼓励师范生可以参与有关教育实习的项目。葛老师温馨提示同学们为交流项目提前做好准备,时刻关注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网。在发言的最后,葛老师还整理了之前同学们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该怎样提前准备,考虑出境的同学提前办好护照,关注学分转换的问题等。

14级物理专业的朱晨霞、杨颖同学与同学们分享了她们在以色列海法大学的教育实习经历。朱晨霞同学以圣经中的一句话来形容海法大学,“你们是世上的光,城建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海法大学就是这样一束光无法隐藏,这足以发现她们对海法大学的喜爱。从她们为期一个月的交流中,有对国外软件的兴趣、对希伯来语学习的热情,对收获友谊的感恩,对美丽欧洲风情的留恋,对风俗习惯的尊重,对科研学习的收获等。从她们分享的海法大学山脚的海滩,耶路撒冷的哭墙等,让同学们对海法大学交流项目充满了热情。
紧接着,14级物理专业的张力化同学与为大家介绍了他在台湾市立大学的交流经历。张力化同学风趣的语言,丰富的照片为同学们展示了他在台湾的所见所闻所学。他从“如何准备申请交流项目”出发,与在座同学分享了他在申请学校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他说“我从大一入学就已经为去台湾交流做准备,也打算去UBC项目,任何与英语有关的活动我都去,英语角,伙伴计划,正音课程都让我提高了英语。”张力化同学还未大家分享了面试经验,要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争取以自己的经历打动他!对于面试,张力化同学鼓励同学们多多锻炼,失败肯定是有的,但是从失败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下次再战才更重要,对自己一定要充满信心。他给低年级的同学鼓劲加油,不要因为目前的经历或者证书少而担忧,更何况还有大二大三的申请机会,会场的气氛非常活跃。
来自14级思想教育专业的曹亚亚同学分享了她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孤独而充实的137天”。曹亚亚同学也就如何申请境内跨校交流做出了说明,对于学分的转换自己保留好笔记以完成教学大纲等给出了温馨提示。曹亚亚还分享了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个特色课程,来自己各大高校的老师组成的联合课程,经常有清华北大的老师来讲课,受益匪浅。她说:“孤独是常态,然而也收获了友谊。”交流项目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认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结交新的朋友。
最后一位来自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周心怡同学为同学带来第一手的2017寒假卓越教师计划交流项目的经历分享。她先用大量照片从学习、生活等几个角度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三周所见所学。“UBC项目对我最大的影响来自于授课教师自身是如何为我们付出,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place based learner,要时刻反思,对于生活学习的环境能够反馈什么。”周心怡同学为大家介绍了三周的行程,除了在UBC校园学习,还去到了当地的中小学校参观,体会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氛围。她还分享了周边的美景美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把她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用照片使在座的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了UBC的学习生活氛围。最后她还分享给同学一句话“Let children to be children”,为师范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带来启发。
交流咨询会进入了自由提问阶段,学业指导办公室李桦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释了学分转换的问题、注意不同年级的培养计划和绩点要求等等问题。随后对交流充满兴趣的同学纷纷向五位学长学姐提问。如何选择项目?怎样平衡得失?交流之前与之后分别应该做什么,学长学姐提供了满满的干货,让到场同学获益匪浅。

2017年交流咨询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孟院学子依旧在努力,相信这次交流会之后,同学们都纷纷有了自己的目标与期待,在书院的帮助以及同学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字:周心怡
图片: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