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15、16级中文专业开展竺洪波老师人生导师活动


       4月18日下午6时,15、16级中文专业的部分同学在共享空间312开展了竺洪波老师人生导师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竺老师就自己近阶段对《西游记》的研究所得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学术文章,同时也对学术论文该怎么组织进行了探讨,让我们深有感触。


竺老师向同学们分享文章

       首先,竺老师同我们分享了“林小发德译《西游记》的底本不是善本”这篇文章。竺老师先肯定了德译《西游记》对于我国更多传统文化传出国门,走向国际化做出的贡献,但认为其翻译的底本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竺老师向我们叙述了他的看法。第一,老师认为《西游证道书》存在大量的删减。第二,《西游证道书》将《西游记》的立意缩小,不能将“丰富性、多样性”的内容准确反映,取而代之只是“道”。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将《西游记》原来的趣味性大打折扣。第三,德译《西游记》对作者问题上的佚名处理,抹去了以往《西游记》百年的研究成果,割裂了其与中国读者普遍认同的联系。竺老师担心未来这些问题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显示。


竺老师和同学们讨论

       接着,竺老师又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另一篇文章“《情关西游》多元融通成为可能”。张怡微所著的《情关西游》,做到了许多方面的融通。竺老师一一将这些方面向我们道来,让我们感触颇深。
       最后,竺老师还和我们简要地说了自己的最新一篇正在写的文章。具体的就不向大家透露了,等老师的文章出来,大家再一饱眼福吧!
       参加了这次人导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老师对于《西游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在看、听文章的同时也对于如何写学术性论文有了更深的体悟。
       最后附上竺洪波老师的文章——“林小发德译《西游记》的底本不是善本”。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U5MTQ1OQ==&mid=2247483766&idx=1&sn=e20ab7335fdd31ce84236801cae57776&chksm=eb10fafadc6773ecf77566834a755c511ce0ace4b65ceb034646fc20005fce6abd1f24082ff0&scene=0#rd

 

图/文: 齐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