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22日,孟宪承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大一至大四的30名学生,在辅导员益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赶赴江苏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参加“全国中学地理立德树人研讨会”,认真学习了研讨会的相关成果。

早上5:30,地理系大家庭在益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迎着清晨的薄雾赶往浙江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此次在该校举行的全国中学地理“立德树人”实验项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联盟学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地教育研究所主办,受到了全国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无锡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大家对于能够参加这样高端的大型研讨会学习,表示十分荣幸,也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

研讨会上,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副理事长、《地理教学》主编、国家课标研制地理组的段玉山老师做了“核心素养解析——以地理为例”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为四部分展开:国家课程格局与教育困局、核心素养的国际路径、核心素养的五大性质、核心素养“落地”的思考。

报告指出:基于现行国家课程格局、教育问题、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地理教育提出了“核心素养”。通过严密的数据研究论证,核心素养在国际、国内都被十分重视。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大概念性、相对性、向概念性、后天性,这些性质决定了破题落地核心教育的方向,因此段老师提出了几大改进措施。

会议上各级领导对课程基地是什么、如何构建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将如何深化发展课程基地、普通高中减灾教育价值追求与现实突破、现行全国高校联盟组织等相关问题做了汇报。

汇报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参观了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

基地内各项设施齐全,教学模型、设备十分丰富,还有校内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讨。我校孟宪承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大一至大四的30名同学,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基地内边参观、边学习、边观摩、边讨论。参观结束后,大家就各自的体验感受、基地建设成就、可借鉴性、发展局限性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获颇丰。大家在如何开展地理教育,如何实现地理核心素养落地,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等问题都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真正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加强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地理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与人善德、与地善德的行为习惯。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进一步的感受到了“为人师表,求实创造”的深层意义,这将激励着我们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践行这一深刻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求实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