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晚6时,16级中文专业部分同学在共享空间216开展了吕志峰老师的人生导师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吕老师主要就科创项目的选题与研究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并指导,同学们收获良多。
活动伊始,吕老师即询问同学们是否参加了今年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在倾听完同学的发言后,吕老师随即分享了自己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看法,并以他之前遇到的科研项目及同学们现在的课题为例展开陈述,提出科研项目研究要有根据地选题与研究,最后要有一个的确要靠实践才会获知的结论。吕老师强调,本体意识在科研中至关重要,我们应立足于我们是中文系本科生,是师范生的身份,科研要创新,但并非是游离于学习之外,它的落脚点务必要实实在在。

吕老师分享关于科研的看法
吕老师更是提到,科创需要学理性,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量化指标,既然作为研究,就绝不能是蜻蜓点水般的主观感受。作为本科生,我们自己想开辟一条新路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前人的资料,观察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做科研。吕老师亦提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可与自身学年论文的写作相结合,但是课题大,论文小,课题的包容性要更强一点,而论文要注重就某一点展开深入研究。

吕老师耐心倾听同学们关于科研项目的陈述

吕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科研相关指导意见
最后,吕老师更是勉励我们,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我们的学术意识应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有所体现和反映,科研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训练,能够帮助我们对自己专业有进一步地了解,有更强的专业意识。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活动结束,同学们收获颇丰,吕老师的分享与指导让同学们对科研以及对自己专业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期待我们的下次相见!
文/图 韩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