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美育训练营第一站圆满结束


       14世纪-16世纪的意大利,城市社会的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相结合,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驱动下,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媒介来关注自身,解放个性。600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历经21代的贝利尼家族将其博物馆内459件藏品真迹于上海原景再现:美第奇家族的辉煌历史、拉斐尔古典构图下的和谐色彩、达芬奇人物下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朦胧,并通过新媒体科技的运用,让观者置身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这一场奇迹之旅于2017年9月28日至12月23日期间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全新启程。由我们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艺体发展中心组织承办的美育训练营第一站就是探寻这个“奇迹”。2017年10月21日上午11:30积极报名参与的同学们一起从共享空间集合出发。(出发图片待摄)
       1.入口处的大厅回荡着雄浑的古典音乐,地上增强现实(AR)技术制作的水潭影像会随着观众的脚步荡开涟漪,大屏幕上播放着佛罗伦萨和上海的景象,走进展厅,入眼即是大片神秘的黑色镜面,天花板上流淌旋转着辉煌的琉璃穹顶,巨大的LED屏上是跨越时间与空间而交汇的河流,人群围在一幅与达芬奇《蒙娜丽莎》同名的作品前,恍若是卢浮宫的情景再现。同学们不用跨越千里之遥,不用风尘仆仆,抬头就享受到美轮美奂的异国美景。

       2.跨过在时间里洗涤沉淀的古老门框,入目的雕塑,挂毯,画作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贝利尼博物馆,古老贵族600年的收藏一一还原。文艺复兴时期的客厅,餐厅,起居室,私人祷告厅……同学们就像来到文艺复兴的现场,通过贝利尼家族的镜子了解着文艺复兴的历史。同学们走在展厅时禁不住赞叹。“以前都是为了考试背书,现在才发现文艺复兴的故事那么有趣。”

       3.除了画作展示外,来自达·芬奇理想博物馆的一系列收藏则还原一个去掉光环后真实的达·芬奇。比如同学们发现达芬奇是个发明家,一件手稿作品上有他设计的风扇转动生火的烤肉架“他是不是也很喜欢吃烤肉?”是同学们的发现的意外之喜。达·芬奇头脑中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除了科学发明外,他对地理、水利、甚至军事都有兴趣和研究,从这些展品中,同学们了解到艺术大师极其复杂的多面性。

       4.在展览中,也有不少和中国相关的作品,比如蓝白配色的陶瓷画被认为是受到中国青花瓷的影响,达芬奇所画的绳结里,也有中国艺术的影子。文艺复兴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艺复兴能够开始,离不开从丝绸之路传来的印刷术、火药等中国发明。文艺复兴看上去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也逐渐影响到中国,东西两个文明同时发生对话,互相影响彼此。

       5.还有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的作品聚首。现场这三位大师作品的真伪问题尽管不乏争议,但能够亲临现场,见证这种围观大师杰作的盛景,依然是一种令同学们难忘的体验。在现场展示的大量署名大师工作坊、大师追随者,甚至某个画派风格的作品,都让同学们了解到文艺复兴大师对于整个绘画创作行业摧枯拉朽一般的影响力。而20世纪以来诸多艺术家——包括杜尚、达利、博伊斯、安迪·沃霍尔——致敬古典大师的作品,更体现了文艺复兴三杰时至今日依然散发出的源源不绝的能量。

       我们在师大里创获智慧,我们在第二课堂里陶熔品性,我们在课内扎实基础,我们在训练营中探索灵魂之旅。学在师大,美在艺体,美育训练营,等你来寻。
       本次“奇迹:贝利尼家族于文艺复兴特展”仍在进行,没有抓住本次机会的同学仍然可以在空余的时间亲自去领略一番文艺复兴的时代氛围。同时孟宪承书院艺体发展中心的美育训练营仍然会继续为亲爱的同学们挑选上海值得一去的展览,同学们可以继续关注艺体发展中心的最新动态,期待我们的第二站。

文:柯梦林
图:金彬彬 许霖晨 唐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