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2日上午,由孟宪承书院科创中心主办的2017年度本科生各类科创项目结题补答辩活动于共享空间208、216顺利结束。
本次答辩根据参加答辩项目的性质分为文科类场次一与理科类场次二,两场同时进行。科创中心为本次答辩会的两个场次分别邀请了三位德学双馨的评审老师,他们对各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严谨评判与科学指导。

答辩活动于上午9:30正式开始,在此之前科创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共享空间,准备材料,布置场地,调试设备。参加答辩的同学也提早来到答辩会场,在候场区为答辩做准备。冬寒凛凛,风落枯梧,会场里步履匆匆的工作人员与搓着手背着稿子的答辩同学,窗台边日影渐长,走廊上评审老师爽朗的笑声渐近,氛围和暖,科创答辩活动就是在这样充满“人气儿”的环境下进行,谈笑风生,睿问巧辩,智思活泛,方有创果。

在场次一的答辩项目中,教育类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了小学、高中、大学三个主要学习阶段的学生课堂学习与全面素养提升的认知、调查与举措,展现了孟院学子对当代教育的考量与关注。文学研究类项目如沈龚妍同学的“论《西游记》电影改编的文化意义——以孙悟空性格重塑为中心”项目,以各影视作品里的孙悟空形象为引,探讨孙悟空性格形象的文化内涵与其在时代变迁中的重塑再建现象。对其评审老师一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师们在肯定其项目成果与完整性的同时,提出重塑又回归的孙悟空形象是否可以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以至作为本土超级英雄的文化符号对外输出。老师还表示学生科创要求门槛不高,但做好做全亦不易,优质的核心依然是创新、火光样的灵感,卓越的能力也无非即是踏实认真、见微知著。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科创研究所希求也是青年学子的火热赤心,要向上走,萤火烛照,见着熙熙世界里自我所体所悟,而得智思的创获。

在场次二的答辩中,评审老师关于理科类项目的研究激烈争论,老师们谈言微中,指出学生科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诸如目的性不明确、研究脉络不明朗、框架单薄且有疏漏、成果仓促而显虎头蛇尾。关于林钰铮同学的“对风水学中科学性的探究与应用推广——以地理学科为例”项目,评审老师们肯定其创新性和完整性,但同时也严谨地考量其题目的准确性,老师们表示项目题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无法通过其成果中一节趣味课堂演示教案体现出来。老师们还表示项目研究不应该是材料的堆砌,内容冗杂或显臃肿虚胖,真知灼见方是科创本心。在此引申出去,老师还建议同学们任教以后不要拘泥于传统古板,教案的设计尽可以多彩些,生动才能让学生心动,魅力方可使学生有自勉力。“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先生如是说。科创研究最忌揠苗之心,最需的便是这一寸的欢喜,此去碧落九万里,拄杖行吟终有至,要坚忍且有耐心,也称之为灵魂的志毅与韧性。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开始之际,科创中心忙忙碌碌地结束了今年最后一次答辩活动。我们不憾叹时光如梭如白马,只感谢每一个陪科创中心走过这一年的人,或是在宣传海报前驻足观看,或是在答辩场上高谈轩昂,或是参与到答辩工作里忙碌而辛劳,感谢你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科创之路上才日光灿烂,歌语美妙,纵有道阻,纵有棘刺与寒风凌冽,也欣欣然而勇赴往,也不忘赤子心而偕众侣同行。
文:许帅锋
图:黄虞婷老师、李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