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10日,秋季学导出访活动3.0——“沪融歆生”圆满落幕。在一天的行程中,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上海的包容与开放之美,见证了国内外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故乡的旧时记忆。大家游览拍照,听领队们细致而有趣的解说,体验团队合作的主题游戏,一路欢笑相伴,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记忆。 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在出访的沿途中,当有同学举起手机拍下某个标志时——不必说,这一定是又发现触动内心的故乡元素了。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在路途中“寻乡问道”,观察并且记录着——各式路牌、建筑、雕塑、甚至广告牌……它们无一不是这座城市文化交融的见证。 元素收集 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游戏莫过于“弄堂旧忆”了。于公园、广场、老街或小亭子里,用粉笔画上白色格子,带着任务卡、回答问题、丢掷沙包,加速越向正确答案。 “最后一题:你的新归属?”“上海!”欢声笑语之中,记忆似乎飘回了童年记忆中的弄堂深处。 “弄堂旧忆”游戏 建筑掠影: 线路一“建筑掠影”成员合影 从武康路上的老房子艺术中心一路走到巴金故居,沿途踩过满地梧桐落叶,发出清脆的响声,而两边是上世纪房屋建筑的静默陪伴。老房子艺术中心里,一张张摄影画像、一个个建筑模型都是时间流淌的痕迹。参与活动的同学在参观的途中认真地阅读着展品介绍,带着领队的问题,寻找着其中的“蛛丝马迹”。 老房子艺术中心参观 人民广场旁的外滩街道,地处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心,南京路、北京路、福州路等汇集于此,而同学们也在这里收集到了不少的家乡元素。 家乡元素的“总结验收” 海派故里: 文化和时空在多伦路交叠,这里的每一步都好像跨越了无数。沿途是各式各样的夹街小楼、名人铜像、浮雕版画……但若是一路浮光掠影匆匆看过,便找不到其中包含着的游戏答案了。领队们提前准备好的问题里,有关于讲解词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关于景点里路牌题字的微小细节……每个自信回答问题的同学看起来都博古通今。 问题抢答 “窦乐安路路牌上的‘乐’字是怎么写的?” 线路二“海派故里”成员合影 外白渡桥是上海地标性的建筑,它承载着百年历史,出现在许多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里,亦成为许多海外游子思乡的所在。同学们沿苏州河岸,细览两旁的历史建筑,直至外白渡桥。 时间居所: 听领队关于外白渡桥的讲解 线路三“时间居所”成员合影 随后大家又在黄浦公园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塔,欣赏浦江两岸风景,感受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劫难与骄傲。而一个和祖国各地文化有关的bingo游戏“地名风物话古今”就此展开……两个小组的成员们紧张地讨论着游戏选题与答案,奔跑以获得问题的同时还要应付拦路障碍才能成功抵达。 合作解答bingo问题 短短的一天行程落下帷幕,在这一天的路途中,参与的同学相互结识了新的伙伴,增进了默契与友谊,感受到上海的魅力,寻找着归属的温暖……繁华现代的申城中,新的生命已经汇聚,它们碰撞着、交流着、影响着,又迸发出新的活力。四海之汇,以此为归。这座城市曾这样接纳过西方工业的文明,包容过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各种文化,拥抱过无数汇入其中的人们,而今天她也将这样向初入大学的新生们张开双臂。融汇之中,再广阔的空间里也一样会有熟悉的温暖、亲切的归属。 和有爱纪念品的合影 文 | 刘颖智 图 | 张逸涵 徐闻涵 周梁诗竹 龙雨雁 聂雨涵 尚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