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星期二,孟宪承书院2015级历史师范班人生导师活动照例在学生共享空间212培训室开展。本次人生导师活动嘉宾仍为历史系副教授李月琴老师。本周的活动主题与上两次的活动主题相同: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拟、教师资格证面试要点指导。
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流程大致如下:一共有三位评审老师。在面试前,考生先抽取说课的题目。题目为课本中的一目的正文部分,考试根据所给的材料准备二十分钟。首先,三位老师会直接询问考生两道有关于教育学知识的问题,时长五分钟。之后再进行说课环节,时长十分钟。评审老师根据说课情况,可能会对考生提问。 12月12日恰好是教师资格证笔试成绩查询日。在面试环节开始之前,李老师首先询问了同学们的笔试通过情况。大部分同学都如愿以偿地通过了笔试。 本周模拟面试的两位同学分别是史慧玲同学和黄滢同学,评委分别为李老师和上周说课的韩俊杰同学、史媛同学。两位同学在面试前均抽取了各自的说课题目。 史慧玲同学回答的两个教育学问题分别为“有一个住读生下晚自习后乘门卫不注意,溜出校门上网吧。你得知这一情况后,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以及“学生张强父母离异,远离同学的交往圈子,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他的性格有什么缺陷?你将怎样帮助他纠正?”历史说课题目则为《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中的《四大发明》一目。

针对说课内容,两位评委同学分别提出了疑问。史媛同学认为,史慧玲同学并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何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成为了“四大发明”;韩俊杰同学认为,本单元和本课的重点内容为介绍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交流的作用与影响,而说课的10分钟未能凸显这一教学立意。 随后,李老师进行了点评。李老师认为,史慧玲同学第一个教育学问题的回答中,过于严厉批评学生,没有做到充分关爱、尊重学生。此外,在历史说课中,板书的内容比较空洞,并且完全照搬课本的内容,讲一句话写一个板书。李老师认为,如果实在对教材不熟悉,才能用此“下策”。 黄滢同学回答的两个教育学问题分别为“近几年来,‘留守学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家庭教育缺位,父爱母爱缺失,沟通交流缺少,有效监护缺乏,使得“留守学生”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对待本班的‘留守学生’?”,以及“学生李某比较调皮,经常惹是生非。对他的教育,家长也不大配合。作为班主任,你准备怎么办?”。历史说课题目则为《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中的《笔墨丹青中国画》。

随后,李老师进行了点评。李老师认为,黄滢同学的板书设计比较简单,仅做出了时间线的梳理,而缺乏历史内容的补充。其次,讲课内容虽然是艺术类,但是未充分与当时的历史政治、经济环境结合教学。此外,黄滢同学说课时间共用了15分钟,而且越到最后越显底气不足。

针对本次面试模拟,李老师提出了如下的建议。首先,同学回答教育学的问题的时候,先要把问题的要点用笔记下来,若问题听不清楚可以再问一遍。自己的回答要有条理。其次,要恢复高中的历史功底,以及大学往日学习的基本功底。李老师强调,每一单元、每一课程的内容都应该熟悉。另外,如果抽到了文学艺术类和诗词欣赏类的题目,同学们不要只讲究他们的内容,而是讲究这些内容如何反映了历史。李老师感到遗憾的是,位同学讲课没有充分激情,自信心不够,希望以后的同学能在这方面多多注意。 经过此次的模拟面试,我们发现了更多的问题。真正的面试余日无多,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查缺补漏,不要留给自己遗憾。 编辑:郑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