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本学期第一次学业指导活动于二教312教室举行,此次活动在班导师袁琳老师的组织下顺利开展。大家从初入大学的不适应谈到学习中的困惑,再到社团生活与学习的协调关系。袁琳老师亲切自然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语气使同学们纷纷加入到热烈的讨论中。
首先对于大学生活,袁琳老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在大学应以学习为重,同时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与室友的相处乃至步入职场以后的同事关系,都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
其次,争对同学们关于生涯规划方面提出的疑问,袁琳老师指出,大家进入大学之后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四年之后是想要考研深造,出国历练还是继续就业,如果想要考研深造可以争取推免资格,这就需要重视每学期的绩点,并且有目的的了解相关信息;如果立志出国则需要提前准备雅思托福成绩,关注海外高校招生简章;如果想要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则需要在大二大三多出去实习历练自己的职场能力,为将来正式步入职场积累经验。
初入大学,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具体疑惑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堂学习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阅读和理解老师推荐的书目,如何解决对于大学老师上课方式与高中老师截然不同而带来的不适应,如何处理学习与考试的关系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袁琳老师指出“对于老师在课上推荐的书目,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阅读,并且多读几次,加深自己的理解。”“文科并没有理科那么强的验证性,理科可能更多偏向于实验和作业来验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文科则需要学生能够大量阅读相关著作、文献,多进行理解和记忆。在目前阶段,由于法学院的同学尚未接触到具体的部门法,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法学方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好这三点能力,无论是对于我们日后步入职场还是继续学习深造都大有裨益。”
同学们在认真听取袁琳老师的指导之后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大学学习的想法以及对于老师上课方式的建议,如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一定思考问题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时间;由于同学们刚进入大学,对于大学老师思维较为跳跃的讲课方式还不是很适应,希望老师在上课时明确给出课程大纲,并且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锻炼到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然热情不减,纷纷与袁琳老师进行私下交流,同学们的热情提问和对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染到了在场的每个人,同学们评论说在今天的活动中受益匪浅。希望在接下来的四年中同学们保持这份对于学习的热情,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始终有初心模样,一生热爱不遗憾。 文字:胡可昕
摄影:胡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