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创意公益进行时”午餐会


 

2019516日中午,孟宪承书院主题为“创意公益进行时”午餐会在共享空间220顺利举行,本次午餐会由书院团委秘书处承办。孟宪承书院指导老师杨艳红、时南、成一川莅临午餐会,与十三位同学沟通交流公益活动的创新形式,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随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到来,午餐会正式开始。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主持人引导各位同学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享受午餐会带来的师生互动。

         

图一:老师进行提问

成一川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公益活动,我想问问各位同学有没有通过公益活动,受到一些启发,想做一些更加拔高的事情,比如可以去自己带领一个公益项目、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变成公益课题之类。”其中一位同学分享道:“我们做过一个比较老套的公益活动,叫凌晨四点半,穿过交大到达我们学校。我们看到那个时候,门卫叔叔在休息,食堂师傅在做自己的工作,我们去送温暖的话,其实反而打扰了他们的节奏,此外,那个时间点环卫工人可能还没有开始工作吧,我们没有碰到。”

杨艳红老师接着这位同学的回答说:”公益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我们做公益活动,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我们觉得他们需要’,并没有很好地契合他人的需要。比如刚刚送温暖的活动,我们反而是打扰了工作人员的休息与工作。我们今天可以就这个小话题,谈谈公益活动的创意,我们如何去完善它、计划它。“

成老师针对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听说我们学校图书馆的闭馆时间推迟了半个小时,所以我就想我们不一定要关注警卫叔叔和环卫工人这些群体,我们也可以关注其他群体,比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下班时间更晚了。其次,关于进行公益活动的日期,像一般的面向劳动者的公益活动,可能会选择五一劳动节这样的特殊日子,但其实还有很多节日是可以去送温暖的,比如圣诞节。圣诞节街道的包装垃圾会增多,也给环卫工人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那这个时候去进行慰问,也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二:同学们与老师交流

社会学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刚刚杨老师所说的需要与否的问题,其实可以引入一些社会学的方法,比如在项目开始前进行社会调查、访谈等统计方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需要与被需要冲突的尴尬情景的发生。”

之后,许多同学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分享自己的公益经历,在讨论创新的过程中,也吸收到了他人的想法。在午餐会的最后,三位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头脑使公益活动活起来。至此,本次午餐会圆满结束!

文:卢欣怡

图:万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