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下午,以“关注学科素养,落实因材施教”为研讨主题的上海市社联2019年“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生命科学学科专场的教研活动在上海市七宝中学顺利举行。孟宪承书院18名学前往观摩学习,近距离聆听高质量的授课和研讨,提高未来教师素养。
图一 参加教研活动的孟院学子
本次教研活动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高中教学研究课。来自七宝中学的杨光老师以《DNA复制与科学思维》为课题,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插画进行授课,并对插画进行解读和拓展,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图二 高中教学研究课
杨光老师还积极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询问小组成员讨论情况,给予成员们相应的建议,不断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图三 小组同学展示讨论结果
图四 杨光老师与小组成员互动
第二部分为七宝中学朱越校长致辞。朱校长对于杨光老师的教学课堂高度赞扬。同时她十分关注关注新疆内高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在学习掌握基础学识的基础上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加学生的研究经历的问题。
图五 七宝中学校长发言
第三部分为杨光老师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杨光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表达了对于共同参与备课的教师表达的感谢。专家对于杨光老师这种基于插图,适当拓展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高度评价:能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且在插图上添加文字说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训练科学思维。专家同时也对杨光老师的授课内容提出了建议:在DNA的半保留复制部分的拓展内容可以适当删减。这一部分的拓展内容超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而且难度比较大。这样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一个大的挑战。
图六 杨光老师作教学反思
第四部分为主题发言。首先由自七宝中学张菲菲老师围绕“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命科学教学思考与实践”进行发言。她提到一要化繁为简,给予教学内容,关注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学生的培养转变为基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强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二要团队协作,基于教师角色,关注合作共享,通过老师一起备课,可以把个人优势转化为集体智慧,同时开放课堂,老师可以通过听课学习不同老师的不同授课方式、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表现,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三要高点出发,基于学生能力,关注个性化发展,采用要求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面批作业、“分等级“的考试模式和建立学习讨论群的方式,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随后,七宝中学的韩晓帅以“生命科学资优生培养策略和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他提出了对于两种资优生——竞赛资优生和科创资优生的不同的培养策略:对于竞赛资优生,着重于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特长提升学习技能;而对于科创资优生,则着重培养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创新能力。
图七 韩晓帅发言
本次活动于当日下午4:15结束,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活动,参与活动的师范生们都感到受益匪浅,不仅向一线优秀教师学习了教学方法,还在交流研讨中进一步学习了教学分析的经验,提升了对课堂和教学的认识,并加深了对当前中学人才培养的理解和思考。
文、图:唐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