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云辅导的雷锋故事


今天,我们翻开云辅导志愿者们的“雷锋日记”

2月18日起, 328名孟宪承书院的团员青年们参与“你爱学 我来教——抗疫居家学习云辅导”线上主题实践活动,为医务、警务、社区等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庭子女提供学习辅导和关爱行动,根据辅导对象需求开展学科辅导、防疫教育、心理支持、亲情陪伴、阅读协作等辅导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属于“云辅导”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雷锋日记”吧!

 


志愿者杨伊凡顾佳懿等三百多位志愿者的缩影

志愿者郑琳琳(18地理):“强大、自信、游刃有余,这是期望,也是辅导的终极目的!

今日采用被导主讲的方式来进行,由被辅导的孩子领着我来对题干进行阅读、分析,对后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推测。小朋友首次脱离了志愿者的帮助,显得有一点慌张,磕磕绊绊地、努力地自己分析完了一整道简答题。即便是花了比前三天多一倍的时间来解决这一道真题,但我觉得依然值得:我发现了他不少的思维误区后,帮助他整理、纠正了这些错误,这是在“志愿者主讲”模式中所不能收获的。

志愿者郑琳琳把每次授课都作为一次自我提升和用心陪伴

 

志愿者罗桃(19数学):抗疫MV的观看让孩子感受到了母亲和医生的伟大。

除了进行学科教学外,我还在课余时间和小朋友一起观看MV——张艺兴的《会好的》。小朋友看得十分认真,我也为自己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的决定感到高兴。MV讲述了武汉前线抗疫的故事,小朋友真正体会到了母亲职业的伟大,也立志好好学习。

志愿者罗桃与孩子观看MV

志愿者龚晖(19英语):“我期待他的作品,因为这是孩子对于创作的热情,也是他对于前方疫情的内心支持。”

龚晖与孩子在线交流

这几天,我与孩子的交流感增强,也更为熟悉。今天除了讲了英语中连词的定义、分类和用法以外,我还通过一些共同爱好来调节辅导气氛,加深孩子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当谈到关于疫情能否进行创作之时,孩子欣然答应,当场决定选择他所擅长的绘画来并结合他自身的爱好——电子竞技进行创作。这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于创作的尊重,因为创作有时是需要感情和干劲的,而不是为了任务去做这件事,否则创作出的作品也是冷冰冰的。

 

志愿者林榕煜辅导照片

志愿者们“花式”开展云辅导

(自上而下 李筱敏、林榕煜、傅娅倩、张俊雅)

 

随着合作的深入,辅导对象的一言一行也慢慢地出现在了志愿者日记里,细细品味,既是欣慰,更是感动。

 

谢羽辰小朋友:“这是我和妹妹一起,一个个字往上写的诗”

提及小朋友的诗作,18级生物科学专业志愿者唐雪莲在服务日志中这样写道:小朋友的妈妈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这首诗还挺令我惊讶,不仅有韵律,而且表达出了一种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的决心和勇气!最让我感动的是“力争先”三个字,正因为中国有“力争先”的医护人员们主动请缨,才保障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安全。我和小朋友都希望医护人员可以平安归来,更希望疫情早一些取得胜利!

谢羽辰小朋友短诗作品《抗疫情》

 

朱姝婕小朋友:“妈妈大概比较久才能回来”

朱姝婕小朋友作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韩晶晶在她的服务日志中这样记录道:在课堂休息间隙小朋友说到妈妈每天都会和她视频,聊到回家时,她顿了顿,说:“妈妈大概比较久才能回来。”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突然泪目了。画中是一名竖起大拇指的医护人员,不仅代表她的妈妈,也代表正在为此次疫情付出的所有医护人员,为他们点赞,为他们骄傲!

 

汪晓雯小朋友短诗作品《明月何曾是两乡》

范祎佳小朋友作品《武汉加油》

连睿瑄小朋友作品《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张晨曦小朋友作品《致亲爱的妈妈》

连睿瑄小朋友作品《手工折叠花》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档口,云辅导志愿者们在服务过程中不仅提供学业支持,更是关注防疫教育和亲情陪伴,将奉献和大爱转化为了青年学子的实际行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雷锋精神从未缺席。新时代的青年担当也正透过这本“雷锋日记”与大家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