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改造,味的传承”劳动主题实践作品介绍(视频)
1. 赵敏佟-酸辣粉-川渝美食
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赵敏佟学做川渝美食的酸辣粉。
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出门,但我们一样可以把生活过得充实起来。哪怕是馋外面的美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着试一试,既是体验,也是学习。酸辣粉的制作并不难,我向妈妈简单的讨教了经验后便自己摸索着煮成功了,但当自己亲手端出一碗酸辣粉时,那种心情不是平时在外面吃酸辣粉可以比拟的。
平时吃了太多外卖、速食,对于自己做饭反而失去了耐心和热情,只有偶尔自己尝试烹饪,才能更好的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享受过程,也理解了平时父母的辛苦。总之,这一次实践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未来我会试着学习做更多菜。
所制作美食的过程也是重新让我们恢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的那一份耐心和执着。
11. 马艺嘉-洋芋粑粑
2019级思政教育专业的马艺嘉向大家介绍分享了特色美食——洋芋粑粑。
自己打小就喜欢吃土豆,并钟爱于家乡云南的土豆。我们家乡的土豆有自己的名字——洋芋,它的做法更是花样百出,有洋芋丝、老奶洋芋、酸菜洋芋片汤、炸洋芋、小米渣洋芋、洋芋圆子、洋芋粑粑等。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妈妈的拿手菜——简单美味的洋芋粑粑的做法。
而在制作这种特色美食的过程中,她也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每次看着妈妈做这道美味的菜的时候,总觉得很简单,但当自己上手时,才知道简简单单的一道家乡菜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食材的准备到土豆泥的制作再到土豆饼的煎炸,需要耐心、细心与技巧,内心顿时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与不易,想对她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当成品出炉时,尽管有瑕疵,但还是为家人的鼓励与赞美而感到满足,也使自己坚定了努力总是会有所收获的信念。”我
们从食物中看到的是父母对我们毫无保留的付出,他们的真心融化在食物的甜蜜中。他们总是记得我们爱吃的东西,所以用心地做着每一道我们喜欢吃的菜,这就是他们对我们无言的爱的体现。
12. 任静-家常炸油饼
2018级化学专业的任静向祖辈学习了当地的特色食物——家常炸油饼。
随着饮食日渐多元化,年轻一代对于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越来越陌生,我们有必要向长辈们学习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的制作,让这些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丰富课余生活,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也能感受到温情的流动,这是一种亲情的延续。
传统食物的味道蕴含的是对每一道菜肴及其文化的传承,它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了我们记忆中的老味道。在一辈又一辈的人手中,传承着同一道菜肴的制作方法,尽管时间在不断的变迁,但其中蕴含着的深意却是亲情最显著的流露,我们所传承的文化是延续亲情的重要纽带。
13. 沈开云-清明粑-贵州传统小吃
2019级思政教育专业的沈开云学习制作了如何制作传统小吃清明粑。
清明粑,是一道贵州地区汉族传统小吃,清明节节日食俗。清明粑的制作历史已有100余年,解放前后贵州各地就有许多专营点。早期的清明粑做成月饼形状,馅心有火腿、洗沙、玫瑰、白糖等品种,食时用平锅放少许猪油,微火煎成两面微黄,香脆清甜可口。如今,贵州各地的清明粑品种随馅心的不同而纷繁芜杂,口味和形状也多种多样,是一代代人儿时宝贵的记忆。
这次从始至终都是妈妈指导我做,感觉好难,不过再次做清明粑更是唤醒了儿时的那些记忆,传承了这些悠久的习俗。
一道美食就能唤起一段记忆,这是食物所具备的魔力。但是使我们觉得感动的,并不只是食物的美味,也是儿时与家人的亲昵,让我们一直徜徉在温暖当中。
16. 王雨祺-青海尕面片-青海传统美食
2017级化学专业的王雨祺制作了家乡的传统美食——青海尕面片。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青海本地文化的魅力,同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的和妈妈一起完成一件事,随着自己的成长,父母和我都渐渐忙碌起来,趁着这次疫情居家隔离以及此次活动的契机让我又体会到了儿时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妈妈的关心和爱。
看来制作食物的本身,不仅是让她深入地了解家乡美食文化的过程,还是加深与父母之间联系的纽带。
22. 周蕾-花卷-青海传统面点
2017级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周蕾学习制作了家乡的传统面点——多样花卷。
周蕾同学的家乡在青海,属于西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面食比较丰富,有馓子、花花、花卷等。她学做的是她的母亲拿手的花卷,从揉面到做花样到花卷蒸熟,她都参与了进去,整个过程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她表示:“我们家的花卷还比外面卖的样子要好看多样些、口感更加丰富,因为这其中还加了妈妈的祖传秘方——香豆粉、红曲粉和姜黄粉,这些调味品造成了花卷的颜色多样。”
母亲的小秘方给这个传统面点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让“传统”二字不再生硬。在她看来,这次和妈妈做花卷不仅是学会一个面点的过程,更是和母亲深入交流的一个过程,母女二人在一道面点的制作过程中,互相帮扶,互相学习,这不仅是在学习面点的制作,更是母女之间增加彼此感情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周蕾同学自己也对花卷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让花卷变得更加可爱,让这份传统面点能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姿态流传下去。
23. 周龙琴-炸“鱼cancan”
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周龙琴向我们分享了她在居家防疫期间学习美食的过程。
而通过学习炸“鱼cancan”,她也从中领悟到:食物制作中,体会最深的是一道美味的制成真心不容易。在处理鱼头和洗鱼的时候,我的手一开始感受到的是着刺骨的冰冷感,到后来的时候感觉手指都被冻麻木了;在炸制小鱼的时候千万不能着急,而且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行,这期间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耐心。与其说这是学习妈妈烹饪妈妈擅长的一道菜,不如说这是一个体会妈妈每天都会经历的辛苦和不容易。
等待美食出炉的过程或许是漫长的,但是享受美食的时间是快乐而愉悦的。与此同时,她也更加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把很多看起来不怎么样的食物烹制得色香味俱全。她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居家做好隔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