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孟宪承书院全体学生:
为了适应书院制下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书院将继续举办学生骨干领导力发展特训营(以下简称特训营)。特训营第四期将面向2013级孟院全体学生,严格选拔学生总人数5%左右的优秀书院学生,接受全方位的领导力培训。
特训营注重“精细选苗、结对培养、实战导向、学员满意、团体动力的塑造”,让“导师--学生”间结成理论探讨与实践成长的共同体,是书院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的育人模式新探索。结业学员将获得王建磐院长亲笔签发的结业证书,期间有特别突出表现的将获得王建磐院长亲笔签发的荣誉学员证书。
特训营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培训目标清晰
特训营旨在选拔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的书院学生工作骨干。入选参与本次特训营的学员将被纳入孟宪承书院学生工作骨干重点培养计划,在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下设的十个学生组织中心[1],以及书院楼层、社团、班级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参与书院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工作。
b.培训形式新颖
特训营将贯彻先进的培养理念,对学员进行立体式培养。入选学员将接受一系列的理论培训、分组研讨、团体训练、辅导员结对指导和学生工作实战锻炼,在较短时间内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长为真正具有发展潜质的孟院学子。
c.实践内容丰富
特训营将尤其重视实践教学,坚持用实际操作和具体工作在实战中培养人才为导向。入选学员将结对专门的成长导师(为保证指导质量,1位老师结对4名以内的学生),在书院辅导员团队+书院学生主管+书院老T学长团队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书院学生工作的设计和推进工作。此外,书院优秀的实战项目可延伸至其他社会实践项目中,并给予重点资助。
d.搭建社交平台
特训营将为书院学子搭建沟通交流的社交平台,让最优秀的思想相互碰撞。入选学员将有机会结识书院各专业的学生骨干,共同学习,相互砥砺;特训营也将注重学员的团队融合,为学员成长创造条件。
e.培训师资强大
特训营将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流的团学工作指导老师、学生骨干和孟宪承书院辅导员团队组成师资队伍,其中孟宪承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下设各中心的指导老师以及书院辅导员将与学员进行直接结对,直接领衔指导实践活动的策划与执行,辅导员与学员之间将结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成长的共同体。
一、招生对象
1、申请者需为2013级孟宪承书院学生;
2、申请者须思想政治过硬、品德高尚、学习优良、能力突出、积极上进;
3、特训营学员将纳入孟宪承书院学生工作骨干重点培养计划在今后的书院工作中优先进行重点培养;
4、以下情况优先考虑:学校、书院、班级主要学生干部;热心于学生工作,致力于为书院学生服务;对书院有强烈的归属感,工作扎实认真,有志于在书院学生工作的改革发展中尝试创新,为书院的发展做贡献,致力于成为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扛鼎人。
5、申请者需有吃苦精神,适应连续高强度的半封闭理论训练及实战演练。
二、招生规模
为了保证学员质量和培训效果,特训营每届招生规模控制在书院当届学生人数的5%左右,本届招生拟40人左右。
三、培训安排
半封闭式理论集训:12月21日(周日)全天;
半封闭式实战集训:12月28日(周日)全天;
全辅导式实战演练:半封闭式理论集训结束后,学员按照特训营要求进行实战演练;初定2015年3月底结业,评选优秀学员及优秀实践项目。
培训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实战项目涉及的相关地域。
四、招收办法
1、网络在线报名
符合招收条件的学生须在孟宪承书院学生电子档案进行报名。
报名网址:mxcer.ecnu.edu.cn
(主界面右上方——“问卷调查”——【报名】孟宪承书院学生骨干领导力特训营第四期)
2、论文撰写递交
论文题目:对大学生领导力的自我剖析与思考
论文要求:请结合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的实际经历,对自己在学生领导力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与反思,要求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文风要求“短、实、新”,切忌“长、空、假”;标题黑体小二号字;正文宋体小四号字,22磅行距;800字以上。
论文提交:将申请论文电子版于12月10日晚上12:00前发送至dreamcollege@126.com,邮件请以“【特训营报名】专业+姓名”命名;纸质版交至学生共享空间306特训营项目组。
【注意】网络在线报名和论文撰写递交均完成才算报名成功。
3、后续信息反馈
如果在12月13日前尚未收到特训营营员选拔工作小组的反馈信息,请仔细检查是否有遗漏环节,或来信咨询,以免错过面试机会;以上信息解释权归孟宪承书院团委及十大中心所有。
咨询方式:雷妍老师021-54345378,leinnn@126.com;
郑玥学姐13166229552,437331306@qq.com。
办公地址:学生共享空间314办公室
[1]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目前下设十个中心:党建中心(梁庆老师指导),团建中心(梁宏亮老师指导),社区服务中心(丁金花老师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中心(陆敏老师指导),教师技能中心(陆云鹏老师指导),科创中心(屠珺楠老师指导),导师协调中心(祝毅老师指导),公益中心(时南老师指导),文化建设中心(焦艳老师指导),社团发展中心(刘佳老师指导)。